往蓟州,而后往宣府、大同!”

  众臣心里都开始打鼓,皇帝手段如此激烈,就如在热火上浇油,最后是个什么结果,实在难以预料。

  “陛下……”王鏊拖着老迈的身体,站起来都晃了晃,“陛下,治国治军本就是恩威并施,朝廷不能只露威,不施恩呐!”

  “施恩?遵化卫的人都敢杀官闹事了,还施什么恩?他们有胆量做这种掉脑袋的事,朕还怕了这群兵痞?朕意已决,一定要出兵!在战事上,京营可以和杨尚义两路合围,迅速扑灭叛军,在战场之外,也要有安定人心之功效!”

  到了这种时候,就是个魄力问题。

  有他娘的什么不能干的?没干就会发现不得了,天塌下来了,干了发现其实也就干了。

  若真的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

  他才不会学崇祯不跑,肯定是带着人马往南京去,南京也有一套行政班子,他是正儿八经的皇帝,浙江那边还有平海伯,有银子,可以重新招募兵员。

  破而后立,不破不立!

  怕他个鸟。

  “将张永叫来!”

  杨一清一看难以阻止皇帝,马上说道:“陛下欲如何出兵?”

  “选派三万精卒去蓟州,两万精卒去宣府,一万精卒往大同,居庸关、紫荆关这等要塞必不可失,同时宣令王守仁调河套之兵回援!”

  “甘肃靖虏伯呢?”

  “暂不动他!”

  杨一清进言,“臣以为当此之时应再复三边总督之设!令靖虏伯节制甘肃、宁夏、固原三镇军马!”

  “准奏!”

  “陛下!臣以为不可!”王炳忽然大声说道。

  杨一清转身面向他,“为何不可?如今八镇都在清理军屯,除了京师附近,离得稍远的甘肃、陕西也有动乱之忧,此时选派一主将为总督,正好主持大局,稳定西北边陲,如此方是良策!”

  王炳走两步,越过杨一清,直直的对着皇帝拱手,“皇上!靖虏伯麾下仅骑兵就有三万六千人,放眼天下,谁能敌之?若是再授三边总督,难免其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话说完,乾清宫整个都安静了。

  周尚文现在确实实力强大,仅骑兵就有这么大规模,再加上步卒,这支大明的西北军基本可以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