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梦阳则忽然感慨,“藏书园、不夜城,此皆天子功绩,这两者哪一个都极耗银钱,若非国逢盛世,又如何能建得起来?原来书院之中,济之公常以经世致用之说规劝诸士子,今日文会既盛,也不能只有清谈,难道诸位就满足于藏书园、不夜城了吗?”

  “自然不会!”

  “中兴才刚起呢!”

  ……

  “李兄拐弯抹角的究竟要说什么,既非清谈,便是朝政,李兄是要在这里妄议朝政吗?”

  李梦阳寻着声音去找,是一个未见过面的年轻士子,人家也不避他,显得很有底气。

  “当然不是妄议朝政,只是天子大德,仍有反王,是以愤慨难抑也!”

  “反王以伏诛,还搭了一个庆王呢!还有何愤懑?”

  “什么叫搭了一个?!”李梦阳最近就是为这些事情而觉得生气,“你是何人?可敢报上名来?”

  “诶!”严嵩心说终于轮到自己了,他起身虚按手,“文会谈议,表达观点而已。李兄何必动怒?十年苦读不易,你叫人家报上姓名又是为何?”

  有他出头,那个年轻士子也就‘躲’了起来。

  严所正安排他的事情,到严所正自己亲自下场便结束了。

  李梦阳算计不过严嵩这种老滑头,他不满的哼了一声,“维护君上,是为臣子之本。庆王之罪,天下臣民所共见。搭字是为何意?”

  近来好些人对朝廷处置庆王的方式有些意见。

  本来嘛,造反的是安化王,不是庆王,庆王是被逼的。所以皇帝大致上训诫一下便差不多了,哪想连命也保不住。

  这样连两个人一起杀了,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心寒,毕竟这还是自家人呢。安化王造反几日就平了,剩余一个庆王难道还能对天下有何威胁?

  而且庆王可是太祖直系血脉,何至于此呢。

  说来奇怪,此类朝政一般而言是不能随便乱加评论的,但三天两头的,总要冒出个声音,朝廷也不加以处置,像是在纵容一般。

  今天情绪到这儿了,有些人是要为皇帝打抱不平的,反对者偷摸讲,支持者如李梦阳那就公开说了。

  此外,皇帝有意限制藩王财富,这个意向不仅阁老抓得到,一些中下级官员也想借此机会博得一个简在帝心。要不然,这么个简单的文会这么多人来?

  所以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