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六臂之能,任谁也动不得、碰不得。

  这就很奇怪――这些卫所兵到底强不强?

  还是说打外敌的时候一塌糊涂,轮到造反了,就瞬间化为天降神兵?这其中难道不矛盾吗?

  实在有些让人疑惑。

  实际上,这帮反扑势力究竟有多强,实在不好判断,便是朱厚照这个后世之人也一样看不明白,毕竟刘瑾那次清查军屯,虎头蛇尾的厉害。

  如果说是以藩王造反作为一个标志,那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因为那次造反根本就是个笑话,十来天的功夫就消灭了,连宁王都不如。

  总之、投石问路,先将这个张璁以清理马场、军屯的名义派到西北去瞧瞧。倒要看看所谓的反扑是多么强大。

  实际上,则不必慌张。

  在那个地方,有一路三万人的周尚文之兵是募兵而来,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卫所之兵,他们的军需粮草都是由朝廷供养。

  说起来历朝历代不管什么兵制到中后期都会转为募兵,就是原先的兵马全都不行了,遇到战事只得花钱来编练新军。明朝,实际上从土木堡之后,便已经出现募兵制了。

  再有一部便是王守仁所领的河套之兵,一共是八卫人马,其中四卫为骑兵、四卫为步卒。这些人算是卫所之兵,但他们都是新到河套,田亩初分,基本上不太存在比较明显和严重的侵田现象。

  这七万大军,数量虽远远落后于甘肃、宁夏这些地方的卫所之兵,但是战力则是远远领先的。

  其中一部统领为新封平虏伯,中层军官则大部分为军学院出身,他们是‘冉冉升起的新势力’,跟着现在这个年轻的皇帝,荣华富贵样样不缺,如果说有人能策反他们,那得是邪教中的神棍,还得让所有人抛妻弃子,信这个邪教。

  另外一部,王守仁更不必多说。

  两者一个在西、一个在北,以钳形而控内地。

  若是真有什么人扯旗造反,怎么打败这七万人,得好好祈祷祈祷才行。

  如果说张璁给的理由带些热血感性,那么朱厚照的准备便是底气理性。

  基于此,才有皇帝和众位大臣正儿八经的谋划这件事请的这一幕。

  同样的正德四年,同样的事情。

  不同的时空中,却是不同的局面。

  现在要做这件事的不是权宦,而是皇帝,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