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声喊道:“都起来、都起来!”

  起来是会起来的,把头磕完。

  有些人还想往前挤,但是被衙役拦着。一个老人家就扒拉在胳膊上,问道:“张老爷,乡亲们都是受你的恩惠,今日是来叩谢张老爷。可是却听说张老爷要走了,这不是真的吧?”

  “张老爷,你可不能走啊。山阳县几任父母官,没几个好东西。我们只信,你要是走了,以后谁还为我们做主?!”

  张璁自小长大到现在,没有成为那种‘不可或缺’的人物,这瞬间他有一种很特别的感受。

  “谢乡亲们抬爱。只是在哪里当官,不是我能决定,要听朝廷、听皇上的调遣。”张璁朝着北方拱了拱手,“再有,当今天子爱民如子,乃是一代仁君,就算没有张璁,后续的知县也一定会善待大家,请各位放心!”

  这么一说就好像真要走似的。

  于是老百姓不能接受,有些人都要哭出来似的。

  这样的场景,在传言越来越真的时候发生的便越频繁。

  至于说,那些被抓起来的人,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菜市口的热闹。

  第一个就是淮安知府田若富,他意图逃跑,罪加一等。

  “记得陛下说过一个词……劣币驱逐良币,那意思是讲,提拔一个贪污的官员,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正常的预料。所以要反过来,只有好官得到提拔,这官场的风气才能正。”

  王鏊留下这么一句话,其含义也不言而喻。

  而他这话乃是讲给北上的王华所听。

  他们两人当初一同在詹事府任职,王鏊是少詹事,王华是右谕德,所以算是老相识。

  今年五月,王华启程进京,走到半路听说阁老在淮安,那么自然前来拜见。

  而闹得满城风雨的这个克扣工钱案,他也听说了。

  地方官场抓了三十多人,少府派驻的衙门基本一锅端了。

  王华多年未问政事,这一回来就碰上这么熟悉的一幕……

  怎么说呢,还真是皇上的性格。

  “有机会,老夫倒想见见那个张璁张秉用。”

  王鏊回说:“诤臣得遇明君,德辉还怕他不升?就是陛下不提,吏部也不会看不到。到那时,自然有机会。”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