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要有效果,非得几十万人不可,可那得多少粮食?

  老百姓刚过去没有地,种地需要周期,等到粮食长成,朝廷才能脱手,这又是多长时间?

  因而朱厚照与臣子们商量来商量去,还是觉得这个策略需要长期执行。

  短期之内几十万人是过不去的,只能是年复一年、接连不断的做。一点一点把朔方镇养大。

  “还有其他事么?”

  皇帝发问。

  兵部尚书齐承遂禀奏,“陛下,还有陕西官牧马场,草场被侵占一事。臣,已派人核实……”

  “是什么人?”

  齐承遂却有些不敢答。

  杨一清干脆来讲,“军民监守自盗、勋戚宗室奏讨!洪武年间至今,马政之弊,自京师以达于天下,而陕西监牧为多,其弊尤甚。数年以来,陛下一力恢复马政,原先尚可为,但近两年已万难推行,其缘由所在乃是剩余之牧马草场都被侵占,以做耕田。

  这些官牧马场,早已名存而实亡。所谓名存,地号草场,段画封志,部发册籍,样样俱在;所谓实亡,地已久耕,土非其性,黄篙株立,营草盘根,气嗅不敢近人,唯苦难以饲马。”

  “军民监守自盗、勋戚宗室奏讨……”

  朱厚照念了这句话。

  这其中的意思,就是上上下下都去占了。

  其实他们也不仅仅是占草场,军屯的田地也一并都占了去了。

  这件事可比一个小小的淮安府的什么克扣工钱要严重多了。

  朱厚照负着手,走了下来,他心里想道,当年朱元璋豪情冲天,意得志满,说什么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

  他可曾预料到,仅仅几十年之后,其实后世子孙就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但问题不能这样一代代拖下去。

  开海、复套他都有成,朝堂被掌控,银两亦不缺。京营、边军都有直系精锐,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条件也相对成熟了。

  “杨阁老。”

  “老臣在。”

  “这件事也要有个说法的。”

  “去摸一摸底,在册的草场一共多少顷,其中被占去了多少顷,重点是被什么人占去了。”

  杨一清略有震动。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