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之将的心思,达延汗一直在渗透兵马,正面的攻击看起来像是羊攻,如果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这些人绕过了紫荆关,大概也害怕朝廷会治他们的罪。

  半夜时分,宫里的烛火被点燃,

  既然醒了,朱厚照索性起身一遍又一遍的看奏报。

  鞑靼兵马主力未损,这个时候正确的军事抉择应该是继续增兵紫荆关,凭借这种关隘进行作战,时间迟滞的越久,对于鞑靼来说就越是危险。

  不过上直亲卫的职责是守卫京师、守卫皇城,这里面涉及到政治问题。现在已经派了四卫过去,继续派,必会招致群臣反对,同时也会让京师人心惶惶。

  但他是皇帝。

  不是只能调动上直亲卫。

  “刘瑾。”

  “奴婢在。”

  “去查一查,已抵达京师周边的勤王之军有哪些,这其中凡能满足在三五日内抵达紫荆关的,将其调往紫荆关,增援石奉。”

  这些人的战力虽然不如上直亲卫,但仗打起来讲究的是一个气势,只要被带着不跑,对于鞑靼来说就是麻烦。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京师已经做好了守城的准备。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不是正统皇帝,达延汗能不能打进来都还是两说,即便打进来,也要在紫荆关削他一块肉。

  “奴婢遵旨。”

  “对于渗透入关的鞑靼兵马……”朱厚照轻笑起来,“先前将军学院与民兵结合的计划倒是可以派上用场。”

  这个达延汗,这次有他受的。

  鞑靼人的战斗方式的确是这样,几十人一百人,就敢到乡野之间劫掠就食。

  却不知这一次不仅是朝廷,就连民间都已经枕戈待旦。

  最后朱厚照还是给石奉下了一道旨意,虽然说出城迎敌似乎更显武夫之勇,但打仗不是出气,既然有关隘,那么就守关。

  作为皇帝,他要解决守将的后顾之忧:渗入关内之虏,朕自会遣将搜寻击杀,汝无虑也。

  这句话是这个军事斗争中的政治关键。

  否则紫荆关里的明军必定时刻担心,万一达延汗真的绕过了他们,再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那麻烦就大了。

  旨意拟定之后以八百里加急送往紫荆关。

  圣旨之下,夜里不能打开皇城的禁令也算不得什么。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