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策已定,军令既下,那么就照此执行。

  石奉带来四卫人马,有两个甲级卫,两个乙级卫。朱凤是成国公次子,他不可能给朱凤一个乙级卫。

  所以实际上跟朱凤去的虎贲卫。

  虎贲卫在京是负责巡视皇城,守卫告警。弘治年间上直亲卫最初开始分级之时,其实是个假的甲级卫,只不过看它守卫皇城,后来亲卫之间还要进行演武,皇帝又给虎贲卫换了指挥使,于是战斗力逐步提升。

  至于石奉自己,则带着一甲两乙,以左、中、右的队形分散展开,直面鞑靼兵马。

  这种阵势正面摆开的情况,其实没什么多说的,短兵相接,凭得就是勇勐。

  对面的达延汗一见此景,哈哈一笑,“此计策果然管用,竟然出关来攻!巴尔斯,本汗命你率一万精骑迎战!这可不是攻城之战,若是再不利,你便不要说是我达延汗的儿子!”

  “是!”

  鞑子大营里,似有一股必胜之信心在弥漫,并有人拍着马匹说:“大汗此计,指其要害,令其出也不是,不出也不是,可称极妙二字!”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是汉人的计策。”

  达延汗的谋略其实也不复杂,紫荆关边上不是有小道么?

  你不出来打,那我就过去了。

  你出来打,那就是野战,野战便是鞑靼人擅长的了。

  明军其实还有一种拖的办法,就是正面死守,只清剿通过去的敌人。

  但这也很难,一来紫荆关边上的小路多,今日过五百、明日过八百,慢慢的其实不过是把野战的地点放在正面和背面的区别。

  对于达延汗来说,这个区别有,但是不大,在各种结果中,仅是‘取其下’而已。

  至于取其上,就是像现在这样,让明军守将以为自己识破了,实际上虚里有实,实中有虚,他兵马足够多,不管敌人选择正面还是背面,他都有把握。

  这样,他就在也先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攻打紫荆关的方法。

  冬!

  冬冬!

  山谷之间,身穿红色军服明军面对着棕黄色军服的鞑靼骑兵,空中飞禽环绕盘旋,战鼓越击越响,这片古老的土地又一次上演这样的大战与对决。

  石奉想到了正统年间的那一次紫荆关之战。

  天子被俘,国之大辱,今天就一并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