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对了,这便与其他人很不一样。

  明朝很多文臣都是这样,清名一有,升官儿特别容易。

  似嘉靖年间的张璁,正德十六年他上疏支持嘉靖皇帝大礼议,当时他刚刚科考结束,仅捞到一个观政礼部的机会,可到了嘉靖六年都已经是掌管都察院成为九卿了。

  但这种升迁,对于本人来说是责任重大。

  顺天府下辖四个州,合计二十三个县,四州即为通州、涿州、霸州、蓟州,这四州下设12个县,还有些县归顺天府直领,主要有宛平县、大兴县等11个县。

  除了京城之内,顺天府在四周各县有人口二百四十余万,有可耕地大约在10余万顷,也就是一千多万亩。也就是说,顺天府四五成的耕地被设为皇庄。所以才一直说,北直隶地区是土地兼并异常严重的地区。

  不过具体是不是10余万顷,这其实是笔湖涂账。

  朱元章建国时,全国有可耕地800多万顷,到了弘治年间,这个数字下降为400多万顷。

  人口增长,应当开垦土地才对,结果是大幅下降。这很明显是被隐匿去了。

  其实即便一千多万亩地全分给这200多万人,平均每人也就四五亩地。

  而养活一个人,基本就要四五亩地的粮食产量才够。

  所以古时就时常有人说,丰年百姓刚刚够饱腹,一旦遇到灾荒之年,那必定是饿肚子,要死人的。

  形势严峻。

  容不得顾人仪一直在这里与费宏感伤离别。

  固安县其实就在顺天府治下,那里的民乱是不必他管,但那里的皇庄需要他分。

  这件事可没那么容易,说不准今年都要忙活一整年。

  首先是宫里司礼监来了人,锦衣卫也来了人,厂卫本就是皇帝意志的延伸,皇帝贪财,他们就给皇帝敛银子,现在皇帝要把皇庄的田分了,他们自然也是遵旨办事。

  不过顾人仪对厂卫的印象不好,所以这分田之事,他要亲自关心。

  不然分给老百姓的田,且不知会不会被锦衣卫、东厂里的人自己私吞了。

  为此,他叫来自己信任的几个好友,由他这个顺天府尹推荐,任职下面的知县。

  便是如此,顾人仪自己也不偷懒,他亲临田埂,按照司礼监提供的田契亩数,现场框出范围,然后重新登记造册。

  这事情说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