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第一个跳出来造文官的反,支持皇帝,由此获得了嘉靖的信任和重用。

  但有一说一,投机归投机,

  张璁后来当首辅还是干了一点儿事的,史书记载他:性狠愎、报复相寻、不护善类。

  就是这个人比较狠,尤其‘痛恶脏吏’,主张推举“廉能爱民者”,甚至认为为官清廉之人应不受资历限制的提拔。

  而且嘉靖年间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尤其京畿之地,基本上好的田地都被权贵给占了。

  嘉靖皇帝那是个不粘锅,有人说去弄,他也同意,但是弄不下来他也不去当那个恶人,所以两度清理庄田都是无疾而终。

  直到张璁上位,他就跟个冷面阎王似的,四个字,坚决清理。

  而且还把清理的范围从京畿扩大到了各个省份。

  也因为张璁的手段又硬又狠,所以不免显得霸道跋扈,加之得罪的人又多,导致他首辅当得也不稳当,搞了个三起三落。

  嘉靖朝四十多年,前期开明、后期昏庸……这前期的开明就多多少少与张璁此人有些关系。

  不过朱厚照并不记得关于张璁更加准确的信息,哪怕多一个籍贯,

  他也能判断这个温州府的张璁是不是他记忆里的那个了。

  但这种事嘛,

  他是宁愿做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

  留下来再说,是的话很好,不是拉倒,又能有什么损失?

  思绪慢慢回来的时候,朱厚照看到李东阳和谢迁也加入了争论,他们也认为张璁的答卷整个就是一拍马屁,而且也没多少文才可言。

  但顾佐还是坚持,经世致用嘛。

  文采又不是一点没有,否则怎么能在浙江那种人杰地灵之地考中举人。

  “诸位爱卿的意见,朕都听了。”朱厚照缓声说:“朕看此人文章确实一般,不过有些见解倒也是真的。依朕所见,不如给他一个一般的名次,也就是了。”

  一般的名次和一甲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这也算是折中。

  “陛下所说的一般的名次,可是三甲?”

  朱厚照有些无奈,这个林尚书真是轴,所以他的答案也没有如他的意,“还是给个二甲末等吧、”

  至于一甲前三之人。

  最后定为周勒、景、闫文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