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快。朝廷手里聚集了上千万两的白银,朕担心民间凋敝自此而起。所以不能够耽搁。”

  “是。”

  顾左走的时候,朱厚照觉得他有些神情恍忽,大概是觉得‘告状’之举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所以皇帝对着严嵩招了招手,

  “上次你与他相谈不错,便再走一趟,约他一谈。”

  严嵩心想我就是一个边上的小透明,和我有什么关系?

  “微臣斗胆,不知陛下……要微臣去和他谈什么?”

  朱厚照笑了笑,“还是那句话,谈什么你自己把握。”

  严嵩:“……”

  大约是他猜测皇帝圣意这件事做得比较好吧,现在都成这个方式了。

  “微臣明白了。”

  于是他含着身子迅速跟了上去。

  其实近来朝堂上的事情越发的简单起来,

  顾左掌少府,内阁管行政,杨廷和去赈济灶户,杨一清周尚文在北,王鏊王守仁在南,中原没有大乱,国家没有大灾。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定战略方向和用人,这两个他都不错,所以自认这个皇帝当得还是合格的。只不过国力的增强需要时间。

  但有一样,他还没放下心。

  这也是张永回来的原因。

  他是皇帝,权力的稳固性永远是他最在意的事情之一。

  他给刘瑾挖坑,这还好。太监是依托于皇帝而生存,有明一代,太监对皇帝的忠诚度最高。但刘瑾近来权势增大,

  朱厚照要找个人制衡他一下。

  否则单单是尤址……实在不成气候。

  其实明眼人都瞧得准。这不眼巴前的严嵩就是这么一人。

  张永作为监军,他本来的职位自然重要,但是再重要,也比不了宫里的稳定。

  况且作为后来者,他毕竟有优势,比如说杨一清是什么人他可记得清楚。

  所以监军的人倒好找。

  但一个完全受信任的太监,还是稀少的。

  张永可以列为其中之一。

  朱厚照记得史书记载他就是个比较正派的人,此外又是他在东宫时便随身伺候的老人,而且张永当初因为他这个太子调皮而被文臣群起而攻,也是他强行保住了他。

  再一个,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