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突破二百之数是轻而易举之事。

  其实弹劾还好,因为大明官员被弹劾是家常便饭。

  主要确实是招了自己罪行的官员,其中涉及私盐贩卖的不在少数,这种人除了杀别无选择,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真的人被抓到京师,定罪处斩之时,

  都察院、大理寺、六科、六部员外郎、主事以及光禄寺、钦天监等各路官员几十号人上了像小山一样的奏疏劝戒皇帝。

  所说者,无非就是杀伐太甚,震动扬州官场之类的理由。

  赵宋一朝极少杀士大夫,到了大明,却动不动就要杀文臣,这也惹怒了皇帝。奉天殿午朝之上,朱厚照把奏疏全都搬了过来。

  “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汤有宁何在?”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左右,站不下的都已到了殿外。

  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他一句喊话,都要太监一直传话到外面,才能让人听见。

  等到汤有宁手执笏板,撩着官袍跪倒的时候,朱厚照已经等他一会儿了。

  接着就是‘啪’的一声,

  皇帝把奏疏掷在了地上,

  “盐课之桉涉及走私的官员一律处以死罪,这是圣旨。你写的章句混乱,言语荒唐,朕杀这些人动摇不了朝廷的根基,大明万里江山难道是靠这些个贪官撑起来?没有他们我大明今日便亡了?!真是可笑。你这封奏疏,朕没有批阅,自己带回去重新再看!”

  天子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对一个臣子发怒,

  奉天殿里从大学士到六品小官,全都心紧了起来。

  “钦天监监正周尧仁何在?”

  如之前一样,朱厚照把奏疏掷在地上,并训斥:“朕杀贪官,护得是百姓。上天如何会因此而生出异象?你也是胡言乱语,一样,拿回去自我反省!”

  皇帝这样一连叫了三四位,

  最后把身前所有的奏疏都推出来,并吩咐,“刘瑾,念名字让这些人来领!”

  随后皇帝中气十足的对着自己的百官说:“太祖皇帝当年说,元以宽失天下。朕幼时还不明白,现在懂了。便是因为朝廷对这些贪墨渎职的官员太过宽容,所以使得他们可以随意欺压百姓!朕现在问你们,宽容了这些人,那朝廷严厉的一面朝了谁?是百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