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外庭之事,具体是不是涉及私盐贩卖,这我们可以去讲论清楚,不能够随意定罪,好似大明朝上上下下人人都贩私盐。这一点无论是陛下、还是大司徒都是认同的。”

  众人点头,谢阁老讲话倒也实在。

  宫里怎么杀那也管不了。

  但他们还是要尽量减少冤假错桉。

  最重要的是皇帝对这一点不仅不反对,还会支持。

  “第二,便是不涉及私盐贩卖的人。我们可以一同奏请,乞求陛下处置不必过重。一方面可以让贩卖私盐的底线更加清晰,另外也能彰显圣上仁德。”

  这意思就是说,朝廷并不是找茬,而仅是坚决处置私盐贩子。你不涉及,都好说,你涉及了,就什么都别说了,要怪就怪自己。

  干干脆脆,爽爽利利,桉子还能办得容易些。

  李东阳点了点头,谢于乔的智慧还是高于一般人的。

  其他人也都没意见,只要这个‘烈度’能控制,就不会出现到处攀咬的情况.

  不然张三李四王二麻全都给拉下水,

  他们这些人又如何能够保证自己不会出事呢?

  万一就有一个人出来指认你怎么办。

  现在谢阁老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八个字,谨慎定罪,定罪就死。

  其关键在谨慎二字。

  好在他们几个都没有主动去贩过私盐,因为他们位高权重,并不缺银子。

  阁老就是阁老。

  另外一边,

  韩文、闵珪、王炳的麻烦也不少。尤其是韩文。

  盐政本就在户部管理之下,顾左还可以说自己并不分管,他这个尚书却不能。

  两淮盐使邹澄还在疯着,户部山东清吏司也抓了几个人,但这些也都是小官,像走私食盐这种钱轮不到他们赚,这样看来倒是救了命。

  可另外一方面,两浙、长芦、山东等地的运盐使看到朝廷是这个状况,纷纷给他来信求情,

  其中有些确实是他安排的人!

  “……大司徒推荐了他们,却不是推荐他们去贩私盐的,朝廷法度不能够遵守,这个时候求情又有什么用?陛下整顿了宫里,连勋臣也抓了,饶了他们,怎么饶?”

  闵珪的话是有道理。

  但韩文的做人就显得非常的拧巴。相当于是自断后路,所有的希望都在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