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这才是边患严峻之处。”

  朱厚照是能明白这种军队有多麻烦的,而且大明不止有北边要顾,还有东南、西南等等。而鞑靼人就盯着长城以南这片沃土。

  “……所以复套其实是两层含义,一者,打得下;二者,守得住。陛下,”杨一清转身面向皇帝,“微臣并非夸下海口,若只是打下河套,驱逐鞑靼人北遁,臣一年便可实现。但驱逐并非歼灭,打下也不是守住,河套缺乏长城保护,贺兰山与狼山、阴山之间并不相连,也就是说鞑靼骑兵可来去自如,不断骚扰边境。这是最为艰难之处。”

  “如此说来,河套乃四战之地,即便拿了下来,也年年有战事?”这话是杨廷和所问。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他并非反对复套,而是问出致命、关键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确可以说四战之地,历史上来看,阴山和贺兰山这片区域战争就非常的多。因为这里是农耕和游牧的交界之处,军事上又特别重要,不围绕着它打,围绕着什么打?

  “这世上……没有固若金汤的边防,也没有完美无缺的防线。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占了河套,有了良田、马场,朝廷便可养兵十万。十万兵,胜得过万里长城!”

  乾清宫的大殿里忽然有中气十足的声音,力量上明显超过文臣。

  朱厚照抬头一看,竟是周尚文出声!

  这番话可回答杨廷和的疑问,也正合皇帝心意。

  朱厚照忍不住笑起来,“男儿之志可冲天,彦章这话不错。朕以为,大明要改变一种思路,以往咱们总想着打下一个地方,然后守着它。这样做,人家当然来打你,因为你不会还手,不会打出去。有了河套之后,要改变这种局面,凭什么只能是他们的骑兵来,我大明的骑兵不能去么?寇可往,吾不可往?!”

  李东阳说道:“守不守得住,那是打下来之后的事。就眼下而言,杨阁老,若是要收复河套,朝廷要花多少银子,出多少兵马?”

  这个就是愁人的部分了。

  “若论银两,微臣估计不下百万之数,若是论兵马,微臣恐再需一支大明骑兵!”

  再需一支骑兵?

  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