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程序都是事先已经安排好的,朱厚照没有兴趣改动。

  内阁李东阳代表群臣,请皇帝赏赐有功之臣,皇帝再说一个字‘准’。

  实际上,所有的升赏先前都已经拟定。而且有些消息已经透露了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振武营指挥使周尚文将会代替杨尚义统率大明骑兵。

  而杨尚义则摘去副字,但却不是大同总兵,而是升任宁夏镇总兵。

  这是颇有味道的一次调整。

  对于周尚文来说考验极大,原先那些杨尚义的人他能不能震住,就全靠他自己了。

  对于杨尚义来说一样惊心动魄,皇帝做出的这个动作,使他莫名害怕,同时也有一丝不敢与人言的心寒,他自问是没有任何异心的。

  其他如谭闻义等人也都各自有赏,但最为重要的杨一清却没在此时宣布。

  朱厚照深深看了老头儿一眼,他到此时都不确定,杨一清一会儿会不会替刘大夏求情。

  ……

  ……

  过午门后,奉天门外的广场上,宫里已经摆好了几十张圆桌,皇帝单独一桌,他左右两侧离得近的分别就是朝廷重臣和杨一清等人。

  仪式不像刚才一般庄重,朱厚照就随意了一些,

  “朕今日大宴群臣,一是为杨应宁等有功的将士贺,二是为大明国运昌隆贺,大明国祚传至朕的手中,已历百余年,上次有花马池这样的大胜也该有几十年了。朕不是开国的帝王,还没有什么丰功伟业。所以朕要感激为国征战的将士,今日之后,朕与诸位便一同留于史书之上了。”

  朱厚照举起手中杯,示意其他所有人,“敬为国征战的将士!”

  皇帝这样,就连李东阳、谢迁等内阁阁臣也不敢托大,全都站起身敬酒。

  这一次,皇帝的酒杯里是真的酒,喝入口中稀稀拉拉的,辣得他嗓子疼。

  杨一清官位再大、功劳再大,也不敢就这么轻受下来,他立马跪地,“启禀陛下,臣累受国恩,才有今日。一骑孤影过山川,家国万里赴戎机,身为大明臣子,自当上效君父,下安黎民,但有微功,也是仰赖陛下筹谋,臣何敢居功?”

  朱厚照等了他很久了,看他终于出列,那眼神便朝边上的丰熙、郭尚坤看了看。这两个家伙面无表情的,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劝成。

  “……家国万里赴戎机。”皇帝呢喃着,重复杨一清念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