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乾纲独断,还是始终在臣子的意见之中出不来。

  “陛下,不可啊!”刘大夏呼天抢地,喊得是声嘶力竭。

  不过朱厚照都懒得听他说,“你闭嘴!!朝廷的兵部尚书劝朕罢兵,你当得什么兵部尚书?!还有刘阁老、李阁老、谢阁老。”

  “微臣在。”

  “咱们君臣冷静一番,你们也不要觉得朕是意气用事,先帝在时、本宫于东宫之中,有哪一次是真的意气用事的?你们说得出来吗?”

  这个,他们还真的找不出来。

  多少次一开始都以为当时还是皇太子的他是冲动了,事后一想,其实很多步骤都是先前想好的。

  “朕告诉你们,今日这事,朕也早就预料到了。韩尚书,国库应该没多少银子吗?”

  韩文有些羞愧,“请陛下恕罪,微臣虽然刚刚喊得响……但国库确实结余不多,尤其弘治十七年山东大旱,为了赈灾把仅有的银两也花出去了。”

  “这个事,朕回头再找你们商量。”皇帝掠过这一节不提,“国库没银子,朕的私库有银子,嘿,不多,三百六十万两!三位阁老,这银子可以证明,朕不是意气用事了吧?”

  因为这么多的银子,说明为了此次出兵,准备工作很早之前就开始了。

  “本来有四百万两,但是山东赈灾,前后两次分别花去了二十万两。余下的,哪怕只用二百万两,支撑一次朝廷的用兵怎么也够了。”

  如果情况紧急,他还可以再从浙江调银。

  穿越这么几年,他不知道封建王朝最是打不了富裕仗啊?不管怎么说也是早有准备。

  现在皇帝财大气粗,这么一群大臣就有些傻眼了,从太祖开国到现在,也没出过这种事啊!

  “陛下!”

  一直沉默的左都御史张敷华忽然开口,“臣听闻今年山西、江西都有粮食欠收的情况,各府、各县皆有流民积聚,微臣恳请,陛下能发爱民之心,拨给赈灾款项,解民倒悬,救民水火。这岂不又是仁政?”

  朱厚照一愣,其他人也有些愣神,想了想,皇帝说:“江西从南直隶调粮,山西从湖广调粮吧,富裕的省份总要做些接济。”

  张敷华急忙说:“臣恐南直隶和湖广不愿,难以推行。”

  “这叫什么话?南直隶和湖广是哪座衙门哪个人不愿?你说出名字来,朕倒要问问,他当得还是不是我大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