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来说,他也需要一个内阁配合他。

  如果要内阁在徐若钦的奏疏上写上驳斥他的话,那么就是恶化刘健在文官之中的生存环境。

  这不是太子所要的,因为太子需要刘健。

  当然了,总有一天,刘健是要被抛弃。

  可不是今天,

  也不会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徐若钦。

  东宫在浙江做的动作,内阁又不会不知道。这种简单的情况,东宫不会把自己搞得太过被动,也不会毫无应对之策。

  所以说刘健敢讲这样的话,

  既然讲了这种话,朱厚照也就不必再为难这个老人家了。

  “如你所说,一个小小的知府,何必那样大动干戈?这件事本宫知道了。奏疏就留在本宫这里吧,拿回去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按道理,这是不应当的。

  但当年太祖朱元章曾经也让大臣的折子先送给太子看。有人给找着这么个祖宗的做法,弘治皇帝自然也就拿来主义了。

  所以朱厚照是可以保留的。

  刘阁老却因为被点破了心中一点小心思,拱手称罪,“是老臣昏聩了。”

  但朱厚照也不至于就这么个事追究他,直接略过不提,转而说道:“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利益和权力斗争是真的。刘阁老,本宫说的可对?”

  “老臣请旨,说一句实话。”

  朱厚照兴致不错,抬了抬宽大的袖口,“你说。”

  “殿下不应轻视观点之作用。”

  “懂你意思。”太子眉目一垂,却是另一番想法,“不管是什么斗争,本宫不会留着国家的蛀虫”。

  刘健听在耳里,惊在心里。东宫历经几年淬炼,也开始不一样了。

  对于朱厚照来说,现在已经不是弘治十一年了,那会儿大臣可以欺太子年幼,把他按回文华殿读书,什么也不让他干。

  所以他当然在意权力、在意舆论场。

  可今日的朱厚照谁还能阻止他继位?所以权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让这些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刘阁老,本宫这里没事了,你回内阁吧。”

  “是,老臣告退。”

  人走后,朱厚照把徐若钦的奏疏放在一旁,吩咐刘瑾:“将丰熙叫过来。”

  “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