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那样上门给他表忠心,但大致思路是要向他靠拢的。

  如此一来,他也乐见刘健继续担任内阁首揆。

  同时这份安静也是他有意所为,因为左顺门之变是名正言顺不假,不过总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折腾,于太子声名总归不好,且国家中枢每日都在搞这种斗争,又有几名大臣的心思是真的在政务上的?

  思来想去,朱厚照也决定稍加安分些。

  再加上,他年纪还小,许多事都在布局阶段,本身也是需要时间。

  于是乎自左顺门之变至弘治十二年春,朝廷的政风为之一变,许多大臣不再敢胡乱生事。因为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有太子这么个人在,你想生事可以,但若想按照你的意思就这么把事情结了,那可不容易。

  另外,加上内阁刘健的认真务实,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朝中讨论得都是正儿八经的治国要事。

  例如一个地方遭灾了,免税。一个官员贪腐了,拿下。碰上什么节日了,那么按礼祭祀,一切井然有序。

  喔,还有一事,

  弘治十一年十月,皇帝不满五岁的幼女秀荣,因病去世。

  秀荣夭折,让弘治皇帝悲痛不已,为此辍朝一日,之后追封其为太康公主。

  有此逆事,朝中的局势更加安静,谁敢在这时候在犬吠,就是想遭板子打。

  因为众人也都瞧得出,东宫太子正为此暗自神伤。

  老实说皇帝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本来有个小妹妹还蛮好的,以他后世之人的灵魂,只要多加宠爱,这个小公主将来一定是他的贴心人,但现在也没了。

  弘治皇帝的身体本来就不好,

  入冬前失去爱女,还没来得及恢复便进入了一年比一年寒冷的冬日。与此同时,皇帝本就勤勉政事,哪怕丧女辍朝也不过一日,其余时候几乎不会缺席早朝,此外还要批阅奏疏。

  这样坚持了几个月,自春节过后,皇帝便再也支撑不住,忽然间病倒了。

  其实他也才三十的年纪根本就没什么器官病变这种大毛病,说到底就两个字,一个是累,一个是虚。

  且他身子骨本就弱,弘治十年病了一场,十一年运气不错,还算康健,到了今年算算日子也该再病一场了。

  所以朱厚照现在的日程又多了一项,就是到皇帝寝宫给皇帝喂药。

  弘治看着更加稳重的太子,心中总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