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要求朝贡,这样每年一次,一直到弘治五年,而在弘治五年到九年这段期间,实际上双方没怎么往来,也算相安无事。

  实际上因为达延汗在收拾内部,这位号称蒙古的中兴之主先后征服了卫拉特部、亦思马因、火筛等部落,统一了漠南蒙古。

  收拾好了内部之后,他又一次遣使朝贡,

  这事儿就恰好发生在弘治十一年。

  这年春天他要求6000人进关入贡,双方相互讨价还价,磨了许多时间,最后朝廷许入关者2000人,来京者500人。

  这个夸张的人数也不是头一回了,前几次也都是几千人的规模。

  “朝贡,为何要这么多人?”朱厚照首先不是很理解这个数字。

  王华答道:“许是因为物资甚重,几千头牛羊总归是需要人赶的。”

  “笑话,几千头牛羊,一人赶一头?”朱厚照摩挲着手指,他略微踱步,心中生出一个疑问,“最终2000人入关,500人入京。剩余的1500人呢,有没有人去查过,这些人干什么去了?”

  在他看来,达延汗既然号称是中兴之主,就不会随意做出这种决定,毕竟这可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薛禅汗忽必烈之后最值得记住的一位蒙古领袖了。

  “此事,臣倒也不知。”

  这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毕竟不论是詹事府的右谕德还是翰林院的日讲官,鞑靼人朝贡的细节,都不会有人特地来告诉他。

  “刘瑾!”

  “奴婢在!”

  “找个知道的人过来。”

  “是!”

  太子一找人,来的就是主管外宾的鸿胪寺卿了。

  说起来这个职务,朱厚照的外公张栾还担任过,不过这是之前的事了。

  现在是这个才三十多岁,脸盘还算端正,且有几分小帅气的周度,再加上着红色官袍,一看就很有气质,也就是在太子面前,到其他人面前那真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爷。

  “周度,我来问你,为何小王子每次的使团都这么多人?”

  周度说道:“以往蒙古遣使入贡,确实只有十数人。但小王子自弘治初年始,每次所派遣的使团都规模庞大,臣以为……乃是小王子此人好大喜功,自命一代枭雄,所以大派使团,有意彰显其“中兴大汗”之威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