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监心里有些许抗拒,皇太子开始主动接触文臣,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就如同文臣不希望太子只接触太监。

  太监也不喜欢太子和文臣走得太近,

  以至于在真实的历史中,詹事府的官员还向皇帝告状,说太监总是找理由让太子请假,不来读书。

  “嗯,快去!”

  深秋的微风有些许凉,但吹拂在身上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不久之后,身着青色官服的两位……应该说是中年人了。

  岁数不小了,官职还不算高。但是他们都是清贵翰林出身,又都在东宫,一旦改朝换代就是青云直上。

  朱厚照坐在石凳上,这两位照例叩拜,口称:“臣左中允杨廷和、臣右中允张天瑞参见殿下。”

  杨廷和?

  这名字熟悉,他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发现他鬓发也有丝缕白色了。

  “平身吧。你们两位,都是什么功名?”

  杨廷和先说,他语速不疾不徐,“臣是成化十四年戊戌科赐同进士出身。”

  张天瑞则回:“臣是成化十七年辛丑科一甲第三名。”

  朱厚照点了点头,仿佛他知道赐同进士和一甲第三名的区别似的。

  只能糊着说:“都很好。”

  言罢便让刘瑾着人把书案抬了过来,上面是笔墨纸砚和一本《大学》。

  他个头小,只能把书案放得低些,同时让刘瑾举着书,翻开第一页,照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写下八个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随后说:“这几个字,两位先生谁替我读一遍?”

  杨廷和和张天瑞互相看了一眼,殿下这是要读书?

  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太子读书是有很大的规矩的,绝不是他们两个小臣在这私自就可以教的。

  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私下里你们教什么给太子?至明朝后期,就有臣子骂过一些阁老权势过重,竟然连教授太子的内容都必须得给他们看过才行。

  这些讲究,他们两个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不会这点敏感性都没有。

  但是皇太子这样直接把他们两个人召过来询问,似乎又不能不答?

  而且,太子召他们到身边,尚属首次,这等近身机会也是非常诱人。

  杨廷和心思一动,便说:“太子询问,不可不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