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走西域、中亚、阿富汗这一路,对于拥有一定游牧属性,可以借壳大蒙古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大清、吴周来说,就不那么困难了。

  所以投资吴周、大清的西征,倒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哪怕这笔投资最后全亏了,只要能拿到进入印度洋的入场券,就是值得的。

  看到吴国贵、常宁、明珠、汪士荣、方英都没有表示异议,李中山就接着往下说:“一百万两的股本可以拆分成一千股,一千两一股.大明这边认购三百三十四股,大周认购三百三十三股,大清也认购三百三十三股,加一块儿正好一千股。”

  “这倒不错,这一拆分,大家只要凑一凑就有了。”

  “一股才一千两而已,还是挺容易凑出来的。”

  “我看这样挺好,就这么办了!”

  见大家伙都没有异议,李中山又道:“至于蒙古东印度公司的总号,可以摆在许州境内。许州位于明、清、周三国交界之处,境内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但也算不上什么兵家必争之地,正好可以取一块土地修建一座沟通三国的商市,交给蒙古东印度公司主持,作为公司总号所在。”

  目前许州在大清控制之下,不过许州的东面是大明控制的陈州和开封府的鄢陵县,许州的西、南两面是大周控制的汝州、南阳、汝宁。而且许州境内无险可守,驻守许州的军阀祖良璧也没什么强兵,周围势力谁他也惹不起。把蒙古东印度公司的总号摆在那里,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有这么一个商市在那里,明、周、清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就方便了许多。

  “行!”常宁马上点了头,“这事儿可以答应汪侍郎,方主簿,你们要是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

  汪士荣和方英都回头看了眼吴国贵,看到吴国贵轻轻点头,他们俩也都答应了。

  李中山又道:“这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治理是由设在荷兰本土的十七人评议会负总责,再由下头各级分部的评议会各管一摊,并且向十七人评议会负责。咱们这个蒙古东印度公司也可以这么来,由股东们推举十八人评议会.明、周、清各推六人,常驻总号,讨论大政方针。然后再根据需要,设立西域评议会、钦察评议会、河中评议会和印度评议会。各评议会都是十八人组成,成员也都是由三方公推。”

  “这个办法挺好的!”

  “三家出钱,有事自然应该三家一起商量.”

  “不过这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