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打着一面“贾”字大旗。他们应该是寻着吴国贵的王旗找来的,为首一骑,是个二十多岁的白白净净的青年,他看见了一身中西合璧的银色板甲,骑着一匹西洋大长腿马的吴国贵后,就立即挥手让随从们止步,然后自己飞马到了吴国贵跟前。

  吴国贵认识这青年,知道他是贾汉复的小儿子,行六,名国柱,原本是贾汉复的外室替生养的,不在旗籍之上。在贾汉复真的“复汉”之后,就把这儿子领回家,封了个宜章县令——他这个宜章县令可不是一般的县令,而是世袭罔替的宜章县令!

  因为贾复汉的两个州是藩地,是康熙封给他老人家,他老人家又带着投明的。这两个州的知州和下面的县令,全都姓贾!不是老贾的儿子就是他的孙子!

  而且老贾还早早立了遗嘱,他死后就把这两个州下面的县分给六个儿子,以后就一代代往下传

  虽然这套世袭县令制没有得到大明朝廷的正式批准,但是李辅臣北上之前已经以大明南王的名义颁布令旨,允许老贾家世袭二州,与国同休了。

  可是这个南王批准的事儿,却被南王的媳妇以英王世子名义下令给撤销了,还把贾家人都召回了广东,交给了李吉贞“看管”,只有这个贾国柱因为是广东讲武堂毕业的,而且一直在粤军之中带兵,和吴小菟很熟,还担任过一段时间英王府的护卫队长,所以才被吴小菟派去收拢贾汉复的湘军,然后又让他驻守韶州。

  这贾国柱和吴国贵也挺熟的,他在担任英王府卫队长的时候,多次奉吴小菟之命给吴国贵送礼。吴国贵现在骑着的马,穿着的甲,还有吴国贵的亲兵们使用的燧发枪,全都是贾国柱帮着送到长沙的。每次吴国贵都会召见这个贾国柱,向他请教广东和广东国人军的情况。

  不过关系再好可能也不能经受没收领地的考验吧?

  实际上,收回封建领地已经是李中山出任大将军后大明实行的国策了!

  连李中山、郑经这样的藩王都已经“奉还版籍”了,何况贾家这种水准的小领主?但李中山、郑经“奉还版籍”后还可以通过控制大明朝廷和地方上的实权,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不是真正被削藩了,而是变成了中央的一部分。可贾家这种级别的藩臣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被削藩后就只能当个富家翁,而身为庶出的“小六子”,贾国柱则是想当个富家翁都没了。就算他爹还能得个公侯,也轮不到他袭爵的。

  另外,贾系湘军在这场削藩事件中的损失也很大。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