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一波一波聚集到位于武昌府城西南角的楚望台,然后在忠王府的军将属吏的组织下,顶风冒雪,向南而去。

  而为了掩护百姓们转移,忠王府的军队也只能依托忠王府和蛇山,又多抵抗了几天。

  不过当吴三桂的御营抵达汉口之后,忠王府在武昌府城的抵抗就彻底没办法持续下去了。所以昨天晚上,李自成就放弃了忠王府,撤到了他在武昌府城之中最后的据点楚望台——楚望台位于一处低矮的山丘之上,边上还有个兹阳湖,南面就是最后一座在忠王府军控制下的城门中和门。

  现在最后一批离开的武昌府城的百姓,大概有好几千人,正冒着大雪寒风,一队一队地离开。这些百姓已经被提前编成了“男营”、“女营”,其中“男营”都是青壮,忠王府已经给他们发了大刀长矛弓箭,马马虎虎武装了起来。他们不仅是“女营”最后的保卫者,也携带着这一路上供他们自己和“女营”活命的口粮。

  “女营”则包括老弱妇孺,人人都拄着根木棍,互相搀扶着,努力向前步行。其中还有不少半大的娃子,这个时候也都不哭不闹,在雪地上滑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向前。

  李自成看到这一幕,又一次老泪纵横了,喃喃道:“我在武昌三年,不敢说有多少德政,只是没有作恶,不想今日就有那么多百姓跟从.若我当年可以少行些德政,何至于天下被胡骑践踏,遭逢数十年离乱啊!”

  “皇爷,您太自谦了.您和忠王还是替一部分老百姓做了些事情的,光是武昌府境内,就有超过十万户贫苦农人分到了土地。而且您治下的官吏也被管束得极好,不敢欺压百姓。老百姓记着您的恩,自然愿意跟随了。”

  说话的是黄植生他老爹黄老翰林。这老爷子年纪大了,也不当官了,就在武昌府城里养老,时不时到忠王府走动一下,陪着李自成追忆一下往昔峥嵘岁月,居然和这位大顺永昌天子交上了朋友。

  对于忠王府在武昌府做了些什么,他老人家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个大明忠王府大概是当今天下唯一真正按照《天朝田亩制度》行事的政权了!

  哪怕是在广州府,《天朝田亩制度》也只实行了一部分,并没有在全境推行——李中山在事业做大以后,也不愿意把那些愿意投靠自己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地主阶级资本家往外推啊!

  所以他的分田政策一是主要分增量——沿海迁界清出来的土地加上平南王府的藩庄,都算是增量。二是分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