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之后,你就是我的姐姐李淑英,尚家就算跟随东王谋逆,也牵扯不到你了。你以后就安安稳稳当个北王妃!”

  “谢中堂!”

  尚淑英又要下跪叩头,李中山忙一把扶住他,笑道:“淑英姐,咱家又不是开朝廷的,哪有姐姐给弟弟下跪的?以后咱就是一家人,平礼相见就可以了。”

  尚淑英在罗家集族长罗大为的安排下,乔装打扮成了个避难的地主婆,往徐州而去的次日。本来在凤阳城主持大局的周昌就带着好几千士气高昂的淮西团练,押着几百车兵粮,开到了淮北罗家集这边。

  因为罗家集的围子里面已经挤满了李中山带着的骑兵,所以他就命令周昌把手下的淮西兵安排在围子外头扎营,然后将周昌请进了自己摆在围子内的中军,两个人寒暄了几句后,李中山就笑着问:“培公,淮河南岸的情况怎么样?投靠咱们的人多吗?”

  周昌欠身说道:“喇布一跑,满鞑子在凤阳的盘子就崩了,凤阳府下面的寿州、定远、怀远,泗州下面的五河县全都望风而降,这几个州县的豪强全都归顺了咱们这些个州县加上凤阳县那可都是太祖龙兴之地啊!当地的豪强几乎都是淮西功臣的后裔,不少人还是穿着祖上留下的明朝官袍官帽,拿着明朝的印信来投的呢!”

  李中山听了周昌的介绍,也哈哈大笑道:“这大明朝在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珍惜,一旦没有了,才知道明朝的好啊!看看,这祖上的官袍印信都不舍得丢。”

  说着他又瞧了眼在一旁作陪的罗大为,这人四十多岁,身材魁梧,眉阔额广,蓄着浓密的短须,双目炯炯有神,他是淮北宿州一带的豪强,考过文秀才、武秀才,不过都没高中,为人慷慨好义,颇重义气,在乡里很有威望。而他的老祖也是跟过朱元璋的淮西功臣,打平天下后封在山西当指挥使,于是就在山西开枝散叶。不过罗家和其他淮西功臣一样,也没断了和老家的联系,不断安排混得不好的子孙回老家当土豪,三百年间不知道迁了多少族人回到淮上。罗家集这一支大约是嘉靖年间迁回淮上的,至今也有百年了。这百年间,宿州罗家也没出过什么了不得的大官,但还是出个几个百户、把总之流的小官。所以罗大为现在就穿着一身祖传的明朝小军官的官服,挺胸凸肚,瞪着眼睛,满脸都是威武的表情,仿佛他家老祖附身一般!

  “军师,这位罗千总也是大明功臣之后,是咱们的自己人!”李中山指着罗大为对周昌道,“他的九族都跟着一起投明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