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那群驻防八旗要阔绰的男男女女。这些操京片子的男女,当然是跟着康熙皇帝从北京一起来“西狩”的八旗子弟和八旗姐妹了。

  康熙皇帝显然对于“西狩之战”的艰巨性是有着非常准确的认知的,在他宣布御驾亲征的时候,就知道他得在西安这边和吴三桂慢慢耗,打得就是一个持久。然后想要速胜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而为了自己和底下人能在西安坚持住,他的这次御驾亲征搞得就跟迁都差不多,小半个北京城都跟了来了!

  康熙自己带着老婆孩子宫女太监来西安过小日子了,而底下人也要过日子啊!即便不是一开始就把家眷和奴仆都带到陕甘,在之后的几个月中,他们在北京的老婆孩子奴仆,也陆陆续续由他们所属的各旗派人护送来了陕甘。

  所有的八旗家眷和奴仆,不管是老字号的满旗子、蒙旗子的家人,或是不大靠得住的汉八旗的家人,还是新抬上去的原另户人、开户人、包衣奴的家人,都被统一集中在了西安满城,由康熙皇帝亲自带着护军保护!

  驻扎在西北前线的旗兵,则会分期分批回西安休假和家人团聚,替大清制造小旗人。

  也就是说,现在西北这一块的八旗兵的老婆孩子,都被和蔼可亲的康熙小皇帝接到了西安这可是七八万人呢!

  那么多人一起搬来西安满城,原本空空荡荡的七街九十四巷顿时就挤满了“有编”的旗人。虽然这两年随着天下越来越乱,大清的财政也跟着越来越困难,旗人的铁杆庄稼的“收成”也大大不如往昔,但终究还没绝收。

  到了临近年关的时候,康熙又咬着牙从日益空虚的国库中掏出了一大笔银子,给西安的旗人家眷们发了笔年赏。好让担惊受怕了大半年的八旗姐妹和八旗小屁孩们在康熙十三年的年节前后吃喝花用,而他的慷慨也让西安满城在这一年之交,有了一种病态的繁荣。

  康熙皇帝的行在,就设在满城西南角的明朝秦王府内。这个秦王府说是府,其实也是一座城,而且面积还不小,拥有内外两圈城廓,外廓称为萧墙,内城称为砖墙。而秦王府的总面积,甚至比北京的紫禁城还大了一倍!即便只计算内城砖墙之内的面积,也相当于小半个北京紫禁城。

  所以康熙带来的精简版的宫廷和朝廷搬进了西安的秦王府后,一点儿都不觉得拥挤。

  而且西安高大坚固的城垣和比西安城墙丝毫不差的西安行在的萧墙、砖墙,也给了康熙皇帝极大的安全感。每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