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衣,大步的就朝下跑,大步流星,踩得砖包的城墙地面都咚咚作响,还真有点地动山摇的气势。

  这座芜湖城的城墙上并没有多少值守的兵士,但是在城墙内侧的边上,这个时候却挤满了和莽依图一样穿着绿营号衣的兵丁!

  这些兵丁号衣全都是鼓鼓囊囊的,看着有点臃肿。如果走近一点仔细瞧瞧,就不难发现这些号衣下面都藏了八旗兵才有的各色布面铁甲!

  这些穿着绿营号衣的战士,原来都是“不大正经”的江宁旗营兵!

  之所以是“不大正经”,是因为他们的“含旗量”参差不齐。由于岳乐在四川那场送掉的旗人人头太多,一仗就没了一万多,哪怕算上八旗蒙古和比较忠心的汉八旗,也折损了旗人壮丁总数的百分之十几!

  而且战后大清的形势急转直下,陇西战场、湖广战场、江西战场都需要旗人填进去消耗!河南和陕西也需要旗人看守,北京还得留一些,恭亲王常宁又领着一些旗人去经营东北老家。

  这个哪儿哪儿都要旗人,而旗人的产量又不足,所以就只能“以奴充旗”、“浑水摸旗”了!

  而原本驻防各地的八旗兵,都是旗人当中比较能打的,所以就被大量抽调出来,补到各处的“新编旗军”当中充骨干。同时又补进来一批包衣奴才、开户人、另户人,甚至干脆就是“加急抬旗”的新旗人。

  至于这些“新旗人”的战斗力.倒也不一定就弱,至少不比北京八旗弱,但是比起原本驻防各处,替大清在一线顶包的那些八旗兵,那还是差一些的。

  不过莽依图在天下乱起来后,就对重组后的江宁旗营进行了严格训练,现在这些个八旗兵虽然“不正经”,但是砍人和打火枪的手艺都还过得去。

  只要耿精忠中计,从架在芜湖城南的长河上的浮桥过河,那一准就会被埋伏在芜湖城内和城外长江江堤、长河河堤后的四千江宁旗兵打个半渡而击!

  只要半渡而击得手了,伏在芜湖城北的四千两江总督的标兵和四千江宁团练就会趁势掩杀

  之所以要这么布署,那是因为两江总督多隆会当官会捞钱会拍马屁,唯独不会练兵——鳌拜当权的时候,一直把他扣在侍卫处,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以多隆麾下的那几千督标,实在不怎么能打,让他们冲锋陷阵,没准被耿精忠的人一战打崩,那可就全砸了。

  至于卢三好从江宁带出来的团练不过刚刚招募来,摆个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