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的变革,他始终在场。譬如戊戌变法、辛丑签约、日俄战争,直至辛亥xx,乃至于后面还成了袁大头的顾问。

  他在1902年的时候,搬家到王府井大街,打通了五间厢房,耗时三个月建了一座图书馆。这人有点强迫症,给自己藏书做了索引做成了书,上下两册1500多页。

  他的家成了香饽饽,新来的洋人一到京城,在不通语言的情况下,黄包车车夫就强行给拉到莫公馆。因为他家里总是门庭若市,总有人上门查资料,他翻开索引,立即就能找到书籍所在,京城的车夫认为但凡洋人都是找莫理循的……

  莫理循又问:“道长在哪座道观修行?”

  赵传薪迈腿就走:“嘎哈,你想要去偷师啊?劝你莫要痴心妄想,你的慧根不够。”

  莫理循紧追不舍:“道长,你住在哪?”

  赵传薪在一栋大宅院门前驻足,望向了大门。

  莫理循还以为这就是他家。

  赵传薪看着大宅院说:“害,好想把这间宅子卖了,拿钱去云游四方,可惜了……”

  莫理循赶忙问:“可惜什么?价钱不合适?”

  “可惜,这栋宅子的主人不同意。”

  “噗……”

  赵传薪加快了脚步:“不要再跟着我了,小心去官府告你尾行!”

  说着,赵传薪每次迈步,狂暴甲加成,一步三四米堪比跳远。

  也没看他频率有多快,可比别人狂奔还快。

  莫理循追了几十米,赵传薪落了他有百米远……终究是没追上。

  莫理循擦擦汗:“莫非,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修仙之人?这就是缩地成寸之术?”

  看着身影逐渐消失的赵传薪,莫理循苦笑:“我的慧根倒是够了,我的脚程却跟不上……”

  莫理循没追上赵传薪,就顺道去了兰州府农矿学堂。

  这座学堂,也是彭英甲办的,英文教员林阿德也是彭英甲聘请的。

  对这片土地的发展贡献,彭英甲做的其实比左宗棠还要多。

  莫理循找到了林阿德,气喘吁吁的说:“你知道吗,我今天看到了一个神奇的道士,竟然懂得缩地成寸。”

  罗马天主教传教士梵迪克皱眉:“中国的宗教,多有不尽不实之处,劝你不要迷信……”

  “……”从梵迪克口中说出这话,令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