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的吴禄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忽然说:“督抚,这倒是符合一个人的行事风格。”

  “哦?是谁?”

  “赵传薪!”

  别说,对赵传薪此人,徐世昌是知之甚详,对赵传薪的事迹是如数家珍。

  不是赵传薪有多厉害,而是徐世昌去年来关外考察,辗转跋涉了数千里,听了无数关于此人的传说。甚至,徐世昌亲自到鹿岗镇外围观察过。

  想要总督东三省,根本就绕不开此人。

  听了吴禄贞的话,徐世昌恍然大悟。

  的确,这就是赵传薪的风格。

  此人嫉“列强”如仇,什么胆大包天的事都能干得出来。很多事,在徐世昌看来都很荒唐,但赵传薪就干了,还干的有模有样。

  抛开清廷曾下达通缉赵传薪的命令不提,徐世昌其实还挺欣赏此人的。

  他来总督东三省之前,就和袁大头设定过外交方针——以保卫主权为第一急务!

  必示人以不可攻,而后人不攻;必示人以不可欺,然后人不欺。

  说的很绕口,要是让赵传薪来说就是:谁敢龇牙就弄谁,勿谓言之不预!打怕了他们,他们才会怕!

  但清廷么,向来这般文绉绉软绵绵的。一句硬气的话,愣是要绕一圈。

  而赵传薪就是这样干的。

  在鹿岗镇周围百五十里管辖问题,他和日本交涉起来极为强硬。

  不服来干,你推大炮来轰炸鹿岗镇都不怕,只要人没死完,那你就捅马蜂窝了。

  而刚打完日俄战争的日本人还真就怂了!

  所以徐世昌才欣赏他。

  但他有个疑惑:“这件事虽然可能是赵传薪做的。可他,为何要这么干呢?出于什么目的呢?难道说,他想挑拨朝廷和日本的关系?这对他没什么好处吧?”

  他的思维里,还是以利益为先。

  觉得任何事的动机都逃不离利益二字。

  吴禄贞摇头:“如果单单为了利益,就不会有鹿岗镇慈善会出现了,也不会到处捐款。就好比赵传薪去美国做的那些事,也没见他图什么利益。卑职觉得,这件事还有内幕!”

  “那是怎么回事?”

  “卑职觉得,会不会是这样?日本人先将界桩挪动,然后赵传薪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