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即将一举击溃蛮人主力,收复中原之时,却是突然接到皇帝圣旨,责令我立刻班师回朝。

  我心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忠君的想法,到底占据了上风。

  我能明白皇帝的忌惮,毕竟我本身就威望无两,不但朝中党羽遍地,军中亦是为我尽掌。

  要是此次还一句收复中原,怕是帝王的废立,也不过我的一言之间。

  是以,我为了证明自己并无反心,选择了收兵。

  按照我的想法,蛮人之事,此次不成,还有下次。

  帝王忌惮我,是应有之意,但也决计不敢杀我。

  我若一死,朝中必乱,军中必乱,怕是顷刻之间,蛮人就要长驱直入,帝王也要成为亡国之君,乃至是被蛮人俘虏,受尽羞辱。

  第十四页:

  可惜我终究还是太高看皇帝了,自以为算无遗漏,却忘了宁予强敌,不予家奴的想法。

  我固然权倾朝野,固然让蛮人惊惧,但我终究是家奴,而蛮人,属于敌人,在皇帝看来,却是和自己一个地位的。

  在皇帝看来,如今天下已安,蛮人已经不足为虑,而我,才是最大的贼子。

  皇帝先是在庆功宴上下毒,之后更是以高手围杀,彼时我若是冲杀出去,将真相揭露,必然天下皆反。

  但最后,我还是犹豫了。

  一是不忍天下黎民再受战乱,二则是,他是君,我是臣,君要臣死,臣怎能不死?!

  第十五页:

  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看着巍峨的宫殿,我却似乎明白了。

  我的道路,从一开始就错了,君既不君,臣又何必为臣?!

  我的圣道因此而崩碎,若是重立,定然能够迈入一个新的领域。

  可惜,我觉悟的,终究还是太晚了。

  旧道破碎,新道未成,内中剧毒,外有强敌,只惜,天不在我……

  赵成看完历史,发现失道人活着的时候,可比他想象之中勐多了。

  最早的时候,赵成还怀疑其实一个道士,后面才发现,这个道,不是道人的到,而是指心中的道。

  陆青之所以沦为失道之人,便是因为其心中的道,是在死前破碎的,但又没来得及,破后而立。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