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谕,您也不必接旨了,您自己瞧。奴婢这就先回去了。”

  李荣不想跟永康多加废话。

  皇帝的旨意就是最终的安排,不管你一个长公主是否接受,或者说你也没资格反对。

  永康心中自然是气愤不过,连客她都不送。

  等乳娘出来之后,安慰道:“驸马得了将职,是好事。”

  永康愤而将御旨甩到桌子上,一脸羞愤之色道:“皇兄现在宁可听信一个外人,也不肯为他的皇妹做主!副总兵算什么?冒险不说,让我们夫妻千里相隔,以后不定什么时候才有机会相见呢。”

  ……

  ……

  内阁。

  有关崔元的任命书,由翰林院草拟,也是很快便传到了内阁三名大臣耳中。

  趁着中午休息吃饭的时候,李东阳似有所思道:“说来奇怪,崔懋仁也算是王德华提携出来的,却被留在西北没召回来,该得的爵禄也没得,透着些希奇。”

  谢迁笑着问道:“你是觉得,崔懋仁的军功,或并不在张秉宽的计划之列?”

  李东阳道:“倒也说明,之前的计划倒也没错,或是可以跟崔懋仁走得近一些。却是王德辉那边,最近……谈得很不顺。”

  内阁这三位如今也很头疼。

  之前的计划,是要把王华和王守仁父子拴在传统文臣这边,本来他们认为难点在初出茅庐的王守仁,怕王守仁不识相,所以他们先找更容易下手的王华。

  结果却是……王华好像比他儿子更油盐不进。

  以至于王华好像连自己的前途都不在意,对于内阁等传统文臣所抛出的橄榄枝,选择了置若罔闻的态度,让去游说的李东阳碰了一鼻子灰。

  收拢王家父子的计划受阻,他们自然就要把目标对准另一个人,就是刚崛起的崔元。

  刘健道:“皇亲国戚,在态度和原则上,到底不及进士出身的同僚坚定。”

  谢迁却好像饶有兴致道:“我倒听说,最近永康长公主跟张秉宽之间,好像闹了很多不愉快,且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倒或是个机会。”

  刘健对于跟永康长公主建立关系,并没多大兴致,他反问道:“杨应宁呢?”

  总想着拉拢不太容易收拢的,还不如考虑一下仕途更接近传统文臣的杨一清。

  李东阳摇摇头道:“从奏捷的奏疏呈递之后,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