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作何?直接跟你们大明拼了呗?

  唐寅最后对火筛的遭遇表达了同情,他道:“圣上对你们仁至义尽,但毕竟没有让你们迁徙到关南之地,仍旧给你们足够的土地和牧场,还答应会酌情出兵保护你们的安危,这是皇恩浩荡。领受之后早些回去吧。”

  就差说,我们大明没把他们捆下来,也没把你们都给杀了,留点人质也是必要的。

  如果你想重新反叛……由着你来。

  不过下次你可能要承受的就不是王伯安或是朱知节他们了,要那位张半仙亲自上,就问你火筛怕不怕?

  ……

  ……

  火筛从大明这里拿到了必要的赏赐回西北了。

  至于朝鲜国那边,也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便是赐燕山君的长子为世子,等于说燕山君的这个儿子得到了大明的承认,当然到现在为止,李的国君之位也是得到大明承认的,甚至朝鲜国内还当他是明主。

  而朝鲜还有个重大的目的,就是要配合李的“西征”。

  在弘治十二年五月,建州女真袭扰了朝鲜,掳走大批的人口,李听从了强硬派大臣李克均建议,决定亲征建州女真,以成俊为都元帅,李克均为副元帅,人马也开始筹备,却是因为境内遭遇旱灾,加上国力大不如前,出征被迫延后到弘治十三年。

  并在弘治十三年正月,李下令取消西征。

  后来朝鲜君臣又讨论在平安道修长城以防备女真,亦因种种困难未果。

  而这次金寿童到大明来出使,是要为朝鲜西征赢得大明在法理上的支持,毕竟建州女真名义上也是大明的藩属。

  对此,大明的意见是……不管不问。

  这也是明朝中期大明对待北方狄夷的一贯作风,不在于偏帮于谁,而在两不相帮,最好是看你们狗咬狗两败俱伤,除非是遭遇到外敌入侵,诸如在万历时,明朝两次以宗主国的名义出兵朝鲜,助朝鲜两次大败倭国入侵兵马,这都是后话。

  ……

  ……

  转眼已到八月。

  张周在西北日子过得倒很逍遥,基本上的情况就是,大明边军已经能完成对边关以北百里范围之内的日常巡防,夜不收能推进草原的距离,从本来二三十里都不到,如今已经能到二百里到四五百里。

  鞑靼内部似乎一时也消停下来。

  达延汗曾试图上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