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魏三氏以及很多国家包括秦国在内的改革,其实都是李悝式改革。”

  “这些改革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核心思想就是中央集权,增加中央的实力、权威,削弱、打压地方。”

  “具体策略,也就是那三板斧。”

  “第一,打压中小贵族,剥夺世袭贵族的封地,至少也要剥夺世袭贵族对治下的管理权。可以分税给他们,可以让他们保留些许特权和军队,但是土地、人口一定要交出来。”

  历史上公子斯做的更过分,多少魏氏的贵族都被公子斯整死了。他还不停的赐予人才宗室女子,以此拉拢人才。

  “第二,重视农业,这一点和盐城如出一辙。”

  “盐城的良种,他们抄了,买了。盐城的农业器械、法器,他们买了、抄了。盐城的大规模种植方法,他们学了、抄了。”

  “第三,重视军队,这一点自不必说。”

  哪有不重视军队的改革呢?

  在楚侯看来,大多数国家的改革,说来说去也就是这几样。哪怕是秦国商鞅的改革,也只是更加彻底的压榨而已,尽可能的压榨一切可以压榨的力量,来增强秦国的国力,来增强军队的实力。

  至于耕战,大多数国家,只要不是昏君,都鼓励农业,都重视军队。

  只是,重视程度不一样。

  很少有国家,直接像秦国那么重视。

  “所以,过去的时候,孤也时常思考,楚国是不是也要像韩赵魏三氏那样改革。”

  听到这里,王巨君微微摇头:“国情不同,改革自然不能完全照搬。”

  “韩赵魏三氏,本就是晋国的大封君,他们境内的贵族占据的土地,并不算多。”

  “韩氏境内大小封君占据的土地数目,约占韩氏整体的两成,魏氏是两成五,赵氏是两成三。”

  “以韩赵魏三氏的实力,碾压国内的封君,轻而易举。只要封君们还有得选,就不会造反。”

  “而楚国,国内大小封君占据楚国的土地多达六成,但由于他们过于分散,并不团结,所以一直以来楚国做主的还是楚侯。”

  不然,早就翻天了。

  “这些封君,虽然忠诚于楚侯的不多,但却大都忠诚于楚国。”

  听到这话,楚侯也是满脸无语。

  其他的家主们,此刻也都抬头望天或者低头看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