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远离了长安城,来到了神禾原,子午镇。

  这里虽然还处于长安的范围,但已经离长安城非常远了,而且地势较为偏僻,人烟并不算多,和长安的繁华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李道玄看到这里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是满脸沧桑的中年人,带着孩子在田地里劳作,很少看到年轻人。

  青壮年往往会被繁华的长安吸引,有些手段的都会想尽办法去城中生活,久而久之,这里自然就越发没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道玄看到,一些孩子都已经下地劳作,瘦骨嶙峋的身子挥舞着几乎比自己还大的镰刀,割着田间野草,放到身后的竹篓中,留着回去喂牛。

  这并非是特例,而是大多数,其他的田地中也有着许多孩子的身影。

  和后世不同,古人越穷越喜欢生,因为生下来的孩子越多,就意味着其中有人能活着长大的几率越高,成为劳动力的几率越大。

  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要学着下地干活了。

  当看到衣冠华丽的李道玄时,许多孩子的眼中露出畏惧和好奇的神色,他们看到那比雪还要洁白,比云还要柔软的衣裳,目光十分羡慕。

  他们自己的衣服都是粗布麻衣,而且很多都不合身,十分宽大,要么是哥哥或姐姐的,要么是父母的旧衣服。

  莫道农家不读书,一件衣裳传三代。

  “汪汪,仙师,咱们到了!”

  孝天停在了子午镇南方的一间道观外,这里并不大,但是排队的人很多,而且看衣着竟然都不是普通人,锦衣华服的,和之前田地里的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然这些都是十里八乡的有钱人,特地赶到了这里。

  “青云观。”

  李道玄轻声念着这个道观的名字,心中一动,这小小的道观,必然有神异的地方,否则如何会吸引这么多的富人前来?

  孝天传音道:“仙师,那小姑娘的气味,就消失在了这道观中!”

  李道玄点点头,他不动声色地施展了变化之术,化作一个手持玉扇的锦衣公子,风度翩翩,气质潇洒。

  “这位兄台,在下国子监书生燕赤霞,来此游玩,看你们这里的人如此之多,可是有什么好玩的?”

  他和一位华服青年打招呼,试图打探些消息。

  那人本不想理会,但听到国子监三个字,想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