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不是让那个吴晚荣给闹心的?他仗着自己写了一篇狗屁檄文,得到了皇上的嘉许,你看他现在快得意地,都快要横着走了!”杨恭林忿忿道。

  副考官一怔,忙附和道:“大人所言极是,吴晚荣这厮我早就看不惯他了,恃才放旷目中无人,好像咱们翰林院只有他是才子似的。”

  “哼,他觊觎做待诏学士已久了,我……哼哼,绝不会如了他的愿!”

  “大人的意思是……”副考官不敢揣度,忙问道。

  “我承认,在文采上确实压不过他,但是,在这万千学子之中可能存在呀!如果能在试卷中寻到一篇上好的檄文,然后我再呈到圣阶之前,把他那篇给比下去,他还有什么可张扬的?”杨恭林呵呵道。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那厮的文采确实不凡,要想寻到好文章,难呀!”

  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

  副考官呵呵一笑,说道:“大人,还真有这么一篇!”

  杨恭林眼睛一亮,喜道:“既如此,还不速速取来给我一阅?”

  “是,请大人稍候!”

  ……

  不多时,副考官就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弥封袋呈了上来。

  才一看姓名,杨恭林就怔住了。

  “齐誉……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副考官连忙提醒:“大人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您还记得《大奉疆域图》吗?”

  疆域图?

  哦……是彩绘画!

  杨恭林一边回想着,一边自语般的说道:“有些印象,记得去年的万寿节时,曾有人将此图作为贺仪献给了先帝,先帝更是如获至宝,连连称赞说彩绘画真乃画中的极品。此外还说,在开年时的正旦大朝会上,一定将此图公开展出,以彰显我大奉王朝河山之壮丽,当时,百官一片哗然。唉……只是没曾想,还没等到过年,先帝就骤崩了。”

  “大人所言不差。”

  杨恭林又道:“后来,我听人说,那幅《大奉疆域图》的作者乃是一个书生,名号叫做兴言先生,真名就叫做齐誉,难不曾就是此人?”

  副考官点点头,陪笑道:“大人明鉴!您还记不记得,去年时永川府逢了蝗灾,蓝山县知县为了赈灾,曾举办过一场彩绘画的采拍会,我听说,那些画上的落款也是兴言先生,由此可见,这个齐誉乃是蓝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