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最好还是从当下进行分析。

  自大奉朝建国以来,一直都是秉承着略为开放的姿态,与西洋诸国之间的贸易也相当活跃。这其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百姓们不仅买到了更好的商品,国库也因此变得充盈起来。

  从民生和税收的层面来看,重开海禁是利大于弊。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倭寇的猖獗,水师又征剿受挫,迫不得已,先帝只得颁布了一些临时的海禁令,以保暂时安定。海禁的时间也有长有短,或一两月,或半年,开开禁禁地已经很多次了。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封闭了港口码头之后,倭寇登陆的次数率明显减少。

  从国防和安定层面来看,重开海禁是弊大于利。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开好呢?还是禁好呢?

  无论你选择哪种论点,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论证和论据作为支撑。

  难就难在了这里……坐井观天者又岂能知晓天外如何?

  光靠寥寥几句的道听途说,实难策论啊!

  不过,齐誉作为是穿越者,自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世界观,对于闭关锁国也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也是难得的自身优势。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重开海禁是利大于弊!

  就看自己是如何来论出道道了。

  齐誉先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始论起,然后再延伸到经贸领域以及国防领域,甚至还对于未来的战争和世界格局做出了自己的见解。

  结论就是,必须开放交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其中的好处,可不仅单是税收方面的,此外还有更为深远的政治意义。

  一旦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还要被动挨打!

  再说就是海禁了,贸易也不可能被完全阻断,走私现象绝对会急剧攀升。

  至于担心重开海禁影响安定,这个逻辑本来就有问题?

  打不过倭寇,那是咱国家的水师不给力呀!要加强军事建设才是正解!难道关闭了国门,水师就变强大了?

  这就好比,自家的儿子挨了揍,你不仅不去找人家理论,反而把自家的大门关了起来,这样就能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把海贸得来的税银投资到水师建设上,岂不是更好呢?

  重开海禁,利大于弊!

  齐誉先将这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