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五八五章 定军山连着山外山——(2/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上心头,宛若心头失去了什么…

  是什么呢?

  他不由得回忆起…临行前,他最后去向师傅诸葛亮辞行的画面。

  那是个注定萧索的夜晚。

  诸葛亮端坐在军师将军府邸的正堂,烛火映衬着他的脸,带着几许苍白,带着几许别样复杂的情绪。

  当他注意到马谡走近时,他虚弱的抬起头,复杂的心境下透出的是满脸的神伤。

  “师傅…”

  “我知道你会来,坐吧!”

  那一夜,诸葛亮与马谡聊了许久,而让马谡惊异的是,他的处境…或者说他与刘封的处境,诸葛亮竟是完全知悉。

  那一夜,马谡按照以往的样子,小心地在桌案上点燃一炉香,多拿了一盏灯过来,又将灯油拨亮了一些。

  诸葛亮洗了手,认真地擦干净,回来桌案前,正了正冠帽,这才一本正经的对他说。

  “放弃吧,无论是你,还是刘封,放弃那世子之位,放弃这条通往山顶的捷径…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把心沉淀下来,这样的步子方才迈的稳,这样的步子也走的结实,如此…于你,于刘封,于这蜀中的稳固,于汉室的中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听着诸葛亮循循善诱的劝导…

  马谡那紧咬的牙关还是松开了,他依旧保持着微笑的样子,他淡淡的对诸葛亮说:“师傅岂不闻,在坊间有一句谚语叫做‘千虚不博一实’,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多次虚假的事物都不如一次真实的存在有价值…弟子年纪也不小了,师傅如弟子这般年级时已经得刘皇叔三顾茅庐,与皇叔推演天下的变幻…弟子也想要鱼跃龙门,去拼一次…去博一次!”

  说到这儿,马谡顿了一下,继而面颊朝向一边,眼帘望向窗外,“弟子通晓心计,如何会不知晓,这一次…主公让刘封公子去进攻阳平关,此谓九死一生,是注定难以攻克的局…但哪怕是九死一生,对于弟子而言足够了…只要弟子能力挽狂澜,能助刘封打下阳平关,攻下汉中,那…世子之位尘埃落定,再无转圜,这便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听马谡言及此处,诸葛亮惊愕的望着他这个“胆大妄为”到极致的弟子…

  他伸出手,可许久却也只能吟出一个“你…”字

  马谡的话还在继续,“师傅不总是夸耀那关家逆子关云旗嘛,可在弟子看来,他就是个逆子…一个不学无术之子,一个叛逆之子,可偏偏老天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