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五五八章 风送雨,雨随风,汉道通时有麟凤(2/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体虚弱,故而怀不上子嗣,可不曾想,却是心神与精力上的,这比身体虚弱更难调解。

  当然,诚如每一个男人都会为自己“不斜而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这是不是诸葛亮在回应诸葛瑾质疑中寻找的借口,那就未曾可知了。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诸葛亮四十多岁得子不假,但之前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过继到身边,可同样的,因为诸葛亮的疏忽,因为他的无暇顾及,让诸葛乔英年早逝,甚至这件事儿诸葛亮一直瞒着诸葛瑾,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前…他方才写下这封与兄长道别的《与兄瑾言子乔书》,告诉了诸葛乔在第一次北伐中病逝的事实。

  这也是之所以,诸葛亮纵观其一生,都觉得他这样的人不配有家饶原因。

  “元逊乃兄长长子,兄长昔日将元逊过继于我,所谓为何?愚弟岂会不知,兄长是对元逊寄予厚望啊!如今,兄长既已投蜀,那元逊自当无再过继之理,更何况,之前的约定是主公与吴侯的约定,如今东吴亡国,吴侯不存…这过继的约定也当告废,如此,亮为兄长高兴,也为元逊高兴啊!”

  “孔明…”随着诸葛亮的话,诸葛瑾的神情愈发动容,他面颊上展露出来的是要溢出的感动,他以兄长的身份,朝诸葛亮行了一礼,诸葛恪也如此回了一礼…

  仿佛千言万语,一切的一切都在这“礼”中!

  倒是诸葛亮,他连忙扶起诸葛瑾,也扶起诸葛恪,宽慰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行此礼数,亮不孝,琅琊诸葛氏一族后续子嗣延绵的希望就只能拜托兄长与元逊了…”

  言外之意,诸葛亮是笃定他的一生,必定“无后”!

  诸葛瑾神色复杂的凝视着诸葛亮…

  他们很就没了父亲,长兄如父——

  倒是此间的气氛一下子严肃了不少,诸葛亮适时的转移话题,“来,兄长来此,愚弟正想请教下那江东的局势,对于那关云旗而言,怕是孙权也是个棘手的难题,不好处置吧?”

  话锋一转…

  诸葛瑾明白诸葛亮的意思,再不提过继之事,就仿佛这件事儿从一开始起就从未发生过一般。

  倒是处置孙权,呼…诸葛瑾深深的呼出口气,然后,“孔明多半还不知道,云旗为了这处置孙仲谋一事,可谓是煞费苦心…当先排出的便是五场大戏!”

  唔…

  俨然,诸葛瑾的话激起了诸葛亮无限的兴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