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二一八章 孤不杀伯符,伯符却因孤而死(2/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人哪!

  如果再考虑到孙权继位之初的处境…

  后人的影响,好像是孙策留下——“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然后兄友弟恭,江东上下精诚团结,铁板一块儿!

  可实际上,截然相反。

  张昭更让孙策的三弟孙翊继位,因为孙翊与孙策的性格一模一样。

  周瑜在外面,还没赶回来呢。

  那时候的孙权可谓是地狱开局。

  手中没兵,没粮,他打算靠亲戚,结果亲族孙暠第一个造反;

  造反的原因是啥?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孙权想倚靠六郡太守,结果,庐江太守李术造反?原因是啥…咱也不敢问。

  孙权的舅舅吴景有权有势,驻军丹阳,孙权想靠他…

  但这位舅舅服孙策,却不服孙权,孙策刚一死就拥兵自重。

  唯独,孙权的表哥徐琨,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

  而这个“援手”还有个大前提,是孙权娶了表哥徐琨的女儿为妻。

  也就是孙权娶了自己的侄女儿,以此换得徐琨在政治上的同盟,。

  从此…

  徐琨那表哥的身份直接升级为岳父。

  从这时候起,孙权也才有了制衡的砝码。

  那么…为何继位之初,这么多人叛乱?这么多人不服?

  有没有,孙权得位不正?

  有没有孙策的死与他有所牵连?

  这…别说东吴的史官不敢写了?

  她怕是问都不敢问!

  只不过,从那时候起…

  在孙权继位的十年里,东吴没了十个“将军”,却是不争的事实。

  先是孙权21岁那年,他的表哥兼岳父的徐琨没了。

  徐琨手中的丹阳兵自然落到了好表弟,兼好女婿的孙权手里。

  还是这一样,拥兵自重的舅舅吴景也没了…

  兵又落到了孙权的手中。

  22岁那年,孙权那愚蠢的弟弟“孙翊”也没了。

  你们不是有人想扶持他为主公么?

  没了,看你们还怎么扶持?

  24岁那年,东吴的国中之国,统御整个扬州南部的太史慈也没了,扬州南部被孙权收入手中,分发给江东氏族,以此推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