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没想过徐景昌,但是夏原吉觉得这小子名声太臭,朝臣都厌恶他,而且通政司已经拿到了太多权柄,再让通政司掌兵管钱,谁也受不了。

  更何况徐景昌也跟他表了决心,夏原吉觉得自己是十拿九稳。

  但他还是低估了自己这帮同僚的不要脸。

  他们宁可将权柄交给徐景昌,也不愿意让户部做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吏部号称六部之首,下面却只有四个清吏司,户部有多少呢?足足十四个,包括应天府,还有十三布政使司,最近北平又升格成顺天府,户部下面的清吏司达到了恐怖的十五个之多。

  顶得上四个吏部。

  要是再拿到三千税丁,户部就会膨胀到没边儿。

  相比之下,通政司还是大猫小猫三两只,甚至还从内阁借了不少人过来。

  这么一看,徐景昌还是比夏原吉安全多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谁也挡不住徐景昌掌权了。

  一直冷眼旁观的姚广孝也看透了小狐狸的心思,这小崽子的坏简直是与生俱来的,完全融入骨髓深处了。

  他名义上替夏原吉冲锋陷阵,其实是让老夏误判形势,以为大事可期,结果就没有跟蹇义他们沟通。

  这是最大的忌讳,在大明朝,你想干成一件事,如果不和吏部天官沟通,没有六部九卿支持,就算是朱棣也强推不下去。

  更何况是税收这种大事。

  徐景昌一剂迷魂汤,灌晕了老夏,顺利摘了桃子,三千税丁,征税大权,这小子折腾了好几个月,总算拿到了一个像样的权柄。

  姚广孝也上来了看热闹的心,此刻还能最后阻止此事的,也就是他了,但是老和尚不但不阻止,还推了一把。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四年靖难以来,有许多将士受了伤,留下了暗疾,甚至有人残断肢体,瞎了眼睛。他们都是为了陛下出生入死,让人怜悯。这些人或许打仗不行了,但他们其中不乏忠心可靠,办事本事过硬的,如果陛下垂怜,可以将这些人划给徐通政,也算是陛下的恩典。”

  老和尚这话看似不经意,其实已经跳过了同意不同意的环节,直接谈到了具体落实。

  朱棣点了点头,“少师所言极是,都是跟着朕出生入死的好汉子,属实不能亏待他们。徐景昌,朕有话问你。”

  徐景昌向前一步,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