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站在朱棣这边,成王败寇,如今王宁赌赢了,到了抢夺胜利果实的时候。

  “太祖皇帝的两个女婿,身份超然,亲戚反目,抢夺田产,不知道此事能不能让人有兴趣?”吴山低声道。

  徐景昌默默盘算,貌似还真不错,确实是个爆点新闻。

  尤其是王宁之前还跟朱高煦一起来找自己,想要坑自己一把。朱高煦的账算了,王宁还安然无恙,这不符合徐景昌的风格啊!

  “很好,你再调查仔细一些,回头这就是头版头条。”

  胡俨听到这里,忙道:“通政,王宁驸马位高权重,不比寻常,弄得人尽皆知,只怕不妥当吧?万一得罪了他?”

  徐景昌听到这里,朗声大笑,“我怕得罪人吗?我只怕得罪的不够多,区区驸马而已,不在话下。”

  区区驸马,也就徐景昌敢说这话吧。

  即勋贵朝臣之后,徐景昌朝着皇亲国戚下手了。

  果然,就在三天之后,民间版邸报,悄然出现在了应天街头。

  初期投放的数量也不多,只有区区一千份。

  定价在五贯宝钞一份。

  明朝的钱钞是一笔烂账,虽说朱元璋规定民间不许用金银交易,只能用宝钞。但是到了洪武三十年,一贯宝钞只有一百六十文,贬值实在是太严重。

  朝廷的重大工程必须用银子结算,不然开始工程的拨款,没等工程结算,就要折价一半了,谁也受不了。

  再有查抄贪官污吏,人家也是储存金银,没人喜欢一泻千里的宝钞。

  但是民间就没有办法了,还是不能不用。

  话说洪武三十年的一贯宝钞,还能折算一百六十文,经过建文四年的折腾,一贯宝钞只能兑换二三十文铜钱。

  徐景昌将邸报定在五贯宝钞一份,也算是厚道。

  可出乎预料的事情发生了,这些邸报撒出去,竟然没有一点动静,几处书坊,前前后后,买了还不到一百五十份。

  在市面上,丝毫没有讨论。

  这不科学啊!

  报纸啊!

  怎么没人买?

  大明朝的键政人都哪去了?

  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赚钱路子,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莫非自己真的没有赚钱的天赋?

  徐景昌彻底郁闷了,他琢磨着,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