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南迁,其中有百越之民,也有汉人。论起亲缘程度,至少能打九分。再说他们的文明程度,使用汉字,采用中原官制,经常和中原贸易。奈何边境有些冲突,土司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国中内乱,欺瞒上国,种种行为,在文明刻度上,只能打六分。”

  随后徐景昌就在纸上找到了属于安南的点,用墨点好,写上安南。

  文明六分,亲缘九分。

  需要在文治上面多多用功,才能赶得上大明的程度。

  黄芸芳看了半天,问道:“那其他各国,比如朝鲜呢?”

  徐景昌道:“朝鲜起自箕子朝鲜,汉代并入中原,论起亲缘程度,至少有八分。他们向上国学习,以小中华自居,文明程度也不低,但是他们贪图上国辽东土地,罪大恶极,难以容忍。在文明程度上,只有五分,他们必须尽快改弦更张,彻彻底底,认识到错误,不然日后还有灾祸临头。”

  徐景昌说着,又在纸上,写下了朝鲜的位置。

  黄芸芳渐渐看出一点门道,“那就没有国家评分高的?”

  “有啊。”徐景昌笑道:“你瞧啊,琉球就很高,他们邀请闽浙的大姓入琉球,亲缘关系至少能得九分。他们恭顺大明,仰慕上国风物,虚心求教,相安无事,太平往来。虽然在文明上面还有进步空间,但也足以得到九分的高分。”

  九九八十一,两项相乘,基本就是当下所有藩属国里,分数最高的了。

  “他们只要再努力一点,就能得到大明朝的正式身份了。”徐景昌笑着说道:“我打算向陛下谏言,除了参加科举,入仕为官之外,以后琉球人来大明,和大明百姓享受相同待遇。”

  黄芸芳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她真是不明白,老爹怎么就疾言厉色,仿佛丈夫多大逆不道似的。

  “这是对琉球加恩,皇恩浩荡,我看挺好的。”她仔细看着,又问道:“那倭国呢?他们怎么样?”

  徐景昌笑道:“倭国啊,他们和中原的关系远了,大约只能拿到三分的亲缘分,至于文明分……他们虽然也派遣使者,进入中原,也跟咱们学了不少东西。但是他们秉性野蛮,国主妄自尊大,竟敢以天皇自居,又傲慢太祖皇帝,还纵容倭寇,时常骚扰大明。这样的国家,文明分只有一分!”

  徐景昌还算客气,没有打出负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