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经历过,他们还颇有微词。

  现在好了,不但是民为重,还更进一步,民心就是大统。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是接下来的论述,却和儒家大相径庭……因为儒家得出民为重,君为轻之后,接下来就要劝天子休养生息,爱惜百姓,轻徭薄赋等等。

  可这套新的理论,在论述大统在民之后,果断进行了佐证,最重要的例子,就是朱元璋起于微末,却能得到天下,北赶大元,恢复中华,这正是民心所在,也是华夏新的道统所在!

  秦皇扫六合而得天下,洪武聚万民而兴华夏!

  这段一出,等于是将朱元璋立国以来,就存在的一些争论,彻底一扫而光。

  啥也不要说了,再讲什么乱七八糟的,全都扯淡。

  殿兴有福,那是污蔑太祖皇帝,居心叵测。

  徐皇后听朱高炽手舞足蹈,讲着这些,微微皱眉头,“老大,你现在说的都是太祖皇帝,跟你爹有什么关系?伱何至于这么高兴?”

  朱高炽哈哈大笑,“母后,你怎么也糊涂了,有建文旧臣在,他们又是这一套东西的撰写者……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建文,和齐泰黄子澄等人,妄图推翻太祖大统,复辟旧制,因此才发生了靖难之役!”

  “啊!”

  徐皇后忍不住一声低呼……整个人的脸色都变了,手甚至都在颤抖。

  通了!

  彻底通了!

  丈夫最大的心病,终于解决了。

  不得不说,这事属实不容易。

  从很早开始,徐景昌就对靖难之役发表看法,认为不要处理过多,只是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就够了。

  然后又攻击殿兴有福,否认儒家的超然地位,甚至把衍圣公弄到了应天。

  他算是这事情的急先锋,从铁板一块,撕开了口子,打开了局面,成功引起了各方思考。

  然后解缙等人跟进,继续发扬光大。

  伴随着建文旧臣还朝,彻底把最后一块拼图完成了。

  要是在当初,过多追杀建文旧臣,把黄观之流也给杀了,绝然没有这个效果……这就是历来朝堂争斗,很忌讳杀人的原因。

  因为你很难估量到,这些人究竟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作用。

  就拿当下来说,朱棣怎么骂建文旧臣都没用,没人相信,大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