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如何治家、教子、修身、处事的规范。

  堪称儒家提倡耕读传家的典范。

  也正因为如此,才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许。

  别看郑沂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因为家族声望,还有太祖皇帝的垂青,让他有了超然的地位。

  此刻站出来,谁也不敢小觑。

  郑沂先是向朱棣施礼,随后道:“定国公年少有为,见解高明。仆十分敬佩,你言说大明乃驱逐胡虏而来,此话也颇有道理……只是此论和太祖皇帝的定论有些出入,为免冲撞祖制,仆不能不斗胆言之。”

  总算有人站出来挑战徐景昌了。

  而且还一上来就拿出了太祖定论!

  好!

  很有精神!

  打死这个兔崽子!

  而蹇义和夏原吉也瞪大眼睛,看着郑沂……别看他语气客套,但提到了朱元璋,这就是大杀器。

  这俩人也隐隐知道,郑沂所说的事情。

  他们的脸色一点也不好看,如果能行还好,如果不行,这大明的天可就要变了!

  两个人忧心忡忡,丝毫乐观不起来。

  而在勋贵队伍之中,也有明白人,老和尚姚广孝默默听着,脸上似笑非笑,他斜了眼徐景昌……小子,你要是扛不住,就快点求援吧。

  老衲既往不咎,还能拉你一把。

  徐景昌笑眯眯看着郑沂,“我年轻,读书少,懂得也不多。对太祖皇帝只有一颗忠心,万万不敢忤逆他老人家……若是有什么错的地方,还请明言。”

  郑沂点头,“定国公,太祖皇帝曾言: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又说: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郑沂还担心徐景昌不明白,体贴解释道:“定国公,太祖皇帝的意思,宋朝运终数尽,大漠出圣人,为天下之主,也是正统。只是百年之后,国运衰微,才有天命归于大明,太祖皇帝提三尺剑,平定烟尘,一统寰宇,也是尊奉天命。”

  郑沂笑道:“我大明立国,乃是天命,承袭元统,也是理所当然。定国公所讲实在是和太祖皇帝之言有所出入,仆不得不提醒定国公,以免违背祖制,铸成大错。”

  听到郑沂这话,文官之中,许多人为之一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