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棣哈哈大笑,“是啊,朕也没有料到,这么多文武重臣,唯独他能想着靖难的事情,替朕说公道话,这份拳拳之心,不是自家人做不到的。偏偏他又能压制朝臣,让他们老实做事,这一回兴建外城,属实离不开他。”

  说话之间,一顶巨大的乌纱帽,加上无尽的金山银山,已经向徐景昌飞了过来。

  毕竟天老爷追着喂饭,就是这么有恃无恐。

  只是从奉天门回来,徐景昌并没有多高兴。

  相反,他盘坐在罗汉床上,闭目思量,反复权衡。

  整个事件,不能说结束了,甚至不能说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接下来的事情多着呢!

  这么长时间,徐景昌第一次失眠了。

  他坐到了天光放亮,随后洗了洗脸,又思量一阵子,才吩咐道:“准备马车,我去上元县衙。”

  等徐景昌赶到,却发现有一驾刑部马车,已经提前到了。

  许典吏从里面迎了出来,对徐景昌道:“定国公,是刑部尚书郑大人来了,他今天一早就到了,还在和堂尊谈事情呢!”

  徐景昌看了看,微微一笑,论起机敏,自己比起顶级朝臣,还是差了一截。

  要不是有雄厚的背景,还真玩不过他们。

  不过好在自己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慢慢修炼提升。

  有句话怎么说来的?

  莫欺少年穷啊!

  徐景昌晃晃悠悠,进了县衙二堂,郑赐和黄孝儒聊得差不多,正要起身离去,结果徐景昌从外面进来了。

  双方迎面撞在一起,这可把郑赐吓了一跳。

  “定国公,伱怎么过来了?”

  徐景昌眨了眨眼,笑道:“郑尚书,你能过来,我也能过来。这个案子牵动这么大,不能掉以轻心啊。”

  说着,徐景昌一屁股坐下,就对黄孝儒道:“黄知县,郑尚书交代了不少吧?你和我说说,我也听听刑部的意思。”

  黄孝儒怔住了,这话不太好说啊?他求助似的看向郑赐。

  郑赐轻咳了一声,“定国公,我过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嘱咐黄知县,昨日天子加恩百姓,正是万民同乐,沐浴皇恩的大好时候。朝廷又要兴建外城,还有开恩科,为国选才,一件一件的大事,都急着去办。正需要百官齐心,上下用劲。这个案子或可以缓一缓。如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