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百章 定国公不会抛弃卑职的(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作为,提升文官,打压勋贵宗室,推翻田制……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他要干什么。四哥奉天靖难,杀进应天,取而代之,那是维护皇考旧制,是保全大明江山。要是让朱允炆小儿继续折腾下去,真不知道大明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就凭这一点,四哥就算亲手宰了朱允炆,那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朱橚气哼哼道:“就算朱允炆死而复生,站在我的面前,我一样能痛骂他!小畜生,忘恩负义,大明罪人!”

  朱橚的这一番话,着实让徐景昌大吃一惊。

  这位周王殿下,讲出了一番更深层次的道理,朱允炆上台之后,依靠几个文臣,肆意胡来,弄出来许多明显脑残的操作,他难道真的是智商有问题吗?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但是更根本的,朱允炆想要摆脱朱元璋的阴影,推翻朱元璋旧制,快速掌权……他触碰的不只是削藩这一件事,还包括官职,田制,甚至也废除了朱元璋辛苦订立的大诰。

  等于将洪武旧制掀了个底朝天。

  从某种程度上看,是靖难之役救了朱允炆,要不是朱棣及时领兵,杀进应天,按照朱允炆的折腾,大明朝会不会二世而亡,落一个秦隋的下场,还真不好说。

  只不过四年靖难,朱棣结束了朱允炆的荒唐,把大明朝重新带回了正途。

  而且朱棣接住了朱元璋的基业,继续维持了数十年。而后大明朝又靠着惯性,继续绵延,传承三百年,没有落个短命王朝的下场。

  当然了,纵然这个道理说得通,也是没用的。

  毕竟是朱棣取代了朱允炆,而朱允炆也只是当了四年皇帝,历史并没有给他足够时间,暴露更多的愚蠢……所以一切假设的东西,都不成立了。

  “周王殿下,你这番高论实在是振聋发聩,宛如黄钟大吕。但我想问你,为什么陛下要以靖难之名起兵,为什么要清君侧?而不是直接对朱允炆下手?”

  朱橚一阵愕然,无奈苦笑,“他到底是皇考所立,是大明天子,四哥也不能干吃饭砸锅的事情,不然大明江山,荡然无存!”

  徐景昌又点了点头,“所以殿下刚刚的宏论,再有道理,也只能咱们之间聊聊,没法拿到台面上,这事情说出去,甚至会损害太祖皇帝的圣明,撼动大明根基,你说是不是?”

  朱橚绷着脸,哼道:“是,确实如此!可我还是想不通……你刚刚说,有人替方孝孺收敛尸骨,还有人收集方孝孺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