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实有点动人心魄。

  他们的段位比纪纲高了太多,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徐景昌的用意……只要做成这件事,所谓的天子亲军,锦衣卫也就纳入了朝臣掌控之中,危害性减去了至少九成。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这口天子的宝刀,也就不再锐利了。

  纪纲跑去和徐景昌磕头认错,苦苦哀求,甚至是表忠心,唯命是从……这些都是虚的,把握不住。

  哪怕他叫徐景昌干爹,有了机会,也会化身父愁者,来个义父在上,受孩儿一刀。

  他的忠诚,不会比吕布更多了。

  所以徐景昌跟他说,朝廷不是梁山泊,就是这个意思。

  朝廷是建立在规矩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个人品行威望,或者恩情信义上面……李逵对宋江的忠心,只存在江湖上面,朝堂讲的可不是这个。

  纪纲很凶悍,但他为什么能这么凶悍?仅仅是他这个人强吗?

  不是的,因为锦衣卫能监察百官,缉拿不法,这是职权所在。

  同时锦衣卫也有自己的诏狱。

  盯人、抓人、拿人、审问,一整套流程,锦衣卫都能自己负责,不必经过三法司。

  而且锦衣卫指挥使可以直接面君,请旨审判,完全不必其他衙门点头,自己就能完成一切。

  正是如此,才造就了锦衣卫的赫赫凶名。

  只看个人,忽视整套体系,或者以为身为天子亲军,就该理所当然牛叉强悍,那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徐景昌当然不会指望纪纲跪了一次,就彻底成了自己狗腿子,那不是做梦吗!

  他要锦衣卫的名册,要把这份名册交给五军都督府,然后上呈兵部……就是从人事上,掐住锦衣卫的脖子。

  从预算上,限制住锦衣卫的活动。

  不管多有权势的衙门,预算永远都是命门。

  而文官厌恶锦衣卫,除了天子爪牙,特务机关外,更深层次的,则是锦衣卫不受文官掌控。

  在这个朝堂,任何不受掌控的力量,都会遭到排挤敌视。

  甚至吏部敢利用京察,免去徐景昌通政使的职位,也是这个原因。

  而此时徐景昌把控制锦衣卫的关键交了上来,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刘儁,还有其余当朝重臣,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

  别闹了,机会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