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昌斟酌了少许,这才道:“陛下,说到底,通政司还是承接公文,执掌奏疏题本,负责上下疏通,首重文书,必须文采过硬,学问笃实……臣少读书,连字写的都不好,不太适合通政使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其次呢,通政使沟通内外,要熟悉宫里情况,也要了解朝堂百官,方便往来,尤其是要让陛下信任,天子近臣更加合适一些。”

  天子近臣!

  这四个字可太重要了,能称得起天子近臣的,不过就是寥寥几人而已,又能承接通政使职位的,那就更少了。

  果然,徐景昌又道:“眼下通政使参与旬会,讨论朝堂大事,一般寻常官吏确实不行,最好品级地位足够,至少也要是正三品以上,平级调动,不要超擢,才能服众。”

  话说到这份上,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

  解缙!

  他身在内阁,绝对的天子近臣。

  文采出众,天下闻名的大才子,处理区区公文,自然不在话下。

  他在朝有些年月,和六部九卿都有往来,算得起熟悉朝政朝臣。

  最最重要,他已经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平调通政使,也不算超擢。

  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合情合理。

  可问题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从翰林学士,直升礼部侍郎,朝野上下,没有谁会多说什么。哪怕宋礼滚蛋了,让解缙接礼部尚书,大家伙也只会感叹这孙子运气正好。

  可是从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平调正三品通政使,这事情就大了。

  这已经不是超擢的问题,而是相当于拜相了!

  咱就这么说,六部尚书里面,除了蹇义和夏原吉,任何一个接任通政使,都算是升官!

  通政司在徐景昌的努力之下,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怪物,权柄极重,实力极强。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管。

  徐景昌到底是勋贵的底子,不是科甲正途,他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换成一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坐上通政使宝座,就能利用同科、乡党、师生、姻亲……种种关系,编织一张弥天大网,彻底坐实宰相的身份。

  好容易拿下了徐景昌,又来了一个更难缠的,这可真要命了。

  朱棣想了想,心中也有了计划。

  他把目光放在了解缙身上。

  “解学士,伱怎么看?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