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得将二十五万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和攻城重炮,一路运到北京城下。

  北京之战,他的功劳可是不小啊!

  所以在朱皇帝的功劳簿上,沈廷扬的名字是很靠前的,就排在史可法、孔代亲王、阎应元、高杰、黄得功之后,已经定了加封克难申国公的赏格。

  因为要回朝受封,所以沈廷扬也返回了南方,不过还没到南京,而是回了家乡上海,这会儿正在拜访自己的老乡罗大公、夏允彝、侯玄演。

  罗大公是上海知府兼外交通商使,他这个官干得很好,所以也就干起来没完了......

  夏允彝现在已经年过六旬,告老在家,办了一所格致书院,教授的是南京小学、南京中学的标准课程,最近还和几个上海籍的士绅官员一起在筹办上海大学堂。

  而侯玄演是属于苏州的嘉定县人士,不过苏松一体,所以也和罗大公、夏允彝算是同乡了。他也是崇祯十八年的进士,但是官运平平,现在官拜上海知县,是罗大公的副手。

  而落籍苏州府崇明所的沈廷扬,因为投靠朱慈烺的时间够早,官位爵位也够高,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苏松官场上的领袖。

  现在又是个政坛风云将变的关键时刻,所以沈廷扬才一返乡,罗大公、夏允彝、侯玄演三人就联袂到访了。

  一番东拉西扯的寒暄之后,在上海沈园的后花园中,罗大公就把话题转向了迁都和财政。

  “侯爷,下官听说陛下以财政亏空为由,彻底否了北迁之议?”

  沈廷扬哼的一笑:“亏空?当今圣上和泉国公凑一块儿了,还能亏了?大公,你在上海任官十余年,亏不亏的,你不知道?”

  罗大公呵呵一笑:“朝廷在南京镇着自己不会亏了。可是不少人担心北方出什么状况啊!特别是安北、北平、大宁、朔方这几个节镇......”

  夏允彝点点头道:“金陵王气终究不足,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就想要迁西安,迁开封,可惜未能成行。”

  “要去开封、西安,还不如去北京呢!”沈廷扬摇摇头,“北京还能靠海运维持,要是迁都中原或西北,几十万的京城,吃喝都得出问题。”

  侯玄演是江南才子,从没去过北方,当下就讶异道:“中原怎会如此残破?几十万人的京城都养不了?”

  沈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