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吗?(求订阅)(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了!

  当然了,这种有升有降有裁汰的制度,对于官吏们来说也是有利有弊毕竟上面的官不能降职,下面的人也不容易升上去啊!

  而且官吏如果不能裁汰,那么每年留给新人入仕的机会不就少了?

  另外,克难功臣是不能通过考核裁汰的,会根据功劳大小给个保底官。也就是实在考不及格的,安排个闲差养着。功劳大的,保底官就大,功劳小的,保底官也就小了。

  总之,朱皇帝的朝廷就是要尽可能把不合格的官员踢出去,把能办事的官员提拔上来。那些能从一大堆小吏当中跻身县令,再从一大堆县官或县级官员中脱颖而出,位列州府的高官,多半都是有几把刷子的,而且操守也过得去至少不能让那帮抄家御史抓住把柄啊!

  阮大铖道:“这一套考官、升官、裁汰的制度,是不会在新复之土实行的,眼下也就是四江两湖闽粤大部,再加一个广西大部,一个山东大部是这么搞的。”

  “其他地方呢?”曾英问,“譬如新复的河南是怎么搞的?”

  “当然是保举为主了,”阮大铖说,“是由流亡的河南籍勋贵、官员、士绅来保举县官,县官以下,则从流亡的河南士子中招募,有保举,也有考上来的。

  而总督、巡抚、提督等疆臣在人事上的权力就很大了一个保举,另外两人没有异议,县官就有了!

  至于知府、知州,则是由朝廷委任的。曾总督,有权不用,过期可就作废了!”

  同一时间,朱慈烺正在老山宫召见即将赴任的河南巡抚李岩,河北巡抚路振飞、山西巡抚李建泰、陕西巡抚张同敞等人。

  除了张居正的孙子张同敞以湖北籍入陕任官巡抚外,其余三个巡抚都是本地官这样的安排在州府以上就不是常例了,更不用说巡抚一级了。

  而朱慈烺之所以让李岩、路振飞、李建泰三人出任本省巡抚,就是要让这三人牵头,拉起河南、河北、山西的官僚队伍。

  能去这三个沦陷省份任官的,当然都是“还乡团”了!

  “河南、河北、山西沦陷多年,东虏又搞了圈地均田,所以原本土的所有关系,都已经搞不大清楚了,而且朕也不想搞清楚你们可明白吗?”

  朱慈烺在谈论的还是土地问题!

  河南、河北、山西毕竟不是天府之国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