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击溃了包围青县的蒙古人后,他们会和守在青县的李元胤会师。现在他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顺治帝所在的天津卫!

  而高杰的西路军则在运河以西三十里开外急行军,目标是包抄青县一带蒙古军队的侧后。现在他们的目标变成了两个,一是青县;二是包抄天津的顺治帝的退路。

  如果再算上东路的黄得功,史可法这次是分三路进军的。而顺治倒是真的“一路去”的,只是他的“一路去”,也不见得能打赢明军三路之一的黄得功。

  初四日下午,观音堂一带的战斗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了。

  一处战场,现在分成了内线和外线两部分。外线部分,是步兵骑兵之间的混战。黄得功派出了四个团,全都拆成了营,16个营散成一圈,分布在观音堂——庄桥村周围,挡着清军的骑兵,不让他们靠近正在发生激战的观音堂。

  另外还一个枪骑兵营,以连为单位,轮番出动,担任救火队,在战场各处奔忙。支援陷入苦战的步兵营或是向被打退的清军骑兵发起冲击。

  而内线是阵地攻坚战,黄得功派出了四个团轮番上阵,一轮轮的在12门3磅炮的支援下扑击死守观音堂的清军。

  血战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下午!

  卓布泰指挥的2500名清军全力以赴,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硬是顶着四倍于己的敌人,苦战了几个时辰,前前后后打退了明军的十余次攻势,其中的几次明军的长枪兵甚至冲进了观音堂的围墙和清军打起了肉搏!

  在肉搏战中,清军的刀牌兵发挥出色,一次次将明军的长枪兵击退,守住了观音寺不失。

  但是随着战事的胶着,清军这边的危机也渐渐降临了!

  他们使用的火绳枪质量稍差,而且没有后备枪支,所以在几个时辰的交火之后,损毁严重,许多火枪的枪管出现裂缝,还有一些干脆炸膛无法使用。他们的火力变得越来越弱,到了当天傍晚,卓布泰手下的战兵人数已经不足1500,而能够打响的火枪只剩下不到500支。

  所有的人都精疲力尽,战场四周则尸横遍野明军那边,至少付出了2000多人的伤亡——包括在外围抵抗清军骑兵的16个营的损失。

  但是黄得功的八个团共有20000之众,现在的损失刚过一成。

  所以新一轮的进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