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挑选了2000人的“巴牙喇兵”,这些巴牙喇兵则是“全年骑兵”,不仅配属了长枪、弓箭、圆盾,而且还装备了从日斯巴尼亚进口的火绳枪。

  另外,多铎还将原本配属在火器营中的炮兵拿了出来,单独组建了一个乌真超哈军衙门”。

  乌真超哈衙门下还分了炮台乌真超哈和野战乌真超哈。其中野战乌真超哈编了10个牛录,每个牛录都有12门3磅红夷小炮,总共就是120门3磅炮。满编情况下的野战乌真超哈兵的总人数则高达2500余人,拥有的马匹超过3000之数。而炮台乌真超哈的人数则有约1800人,分成6个牛录,分驻在山海关、海参崴、奴儿干、海兰泡、小黑山和梁方口等六处炮台。

  拿掉了炮兵之后的各个火器营,又被多铎扩充成了十四个步军营的火枪牛录根据多铎的安排,关外的一府、四昂邦、九固山都演变成了军民合一的地方衙门,每个衙门下面都有步军营和骑军营的编制,其中步军营常备一个火枪牛录,骑军营也则常备一个马甲牛录,两个牛录都是300人的编制。至于其他的常备兵,包括一万两千人的前锋营骑兵,两千人的巴牙喇兵,两千五百人的野战乌真超哈,一千八百人的炮台乌真超哈,还有一千人的水军健锐营,以及由“欧罗巴旗人”为主的水军都是常备军,直属多铎的皇太叔抚军衙门。

  而一万两千人的骁骑军和十四衙门的长枪、刀牌、弓箭等兵,都是兵农合一的班军。

  也就是说,现在的皇太叔多铎部下的军队是由约31000余人的常备军和数量最多可达七八万人的班军组成的。

  军事实力,已经超过了入关前的大清国了!

  不过财政上的压力也不小了,三万一千余人的常备军每年都要花费近200万的钱粮,差不多占了皇太叔抚军衙门收入的七成。

  如此巨大的刚性开支重压下,军事实力强大的多铎,最害怕的就是一场遥遥无期的持久战了。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和对手打速决战了!

  而为了在顺治十一年的春天,抢在关外的播种季节到来前结束战争,多铎这一次秘密调集了十个地方衙门的两万四千余人,再加上八千前锋营骑兵,八千骁骑营骑兵,全部的巴牙喇兵和八个野战乌真超哈牛录,光是战兵就调集了四万四千之多!

  另外,大同的济尔哈朗,太原的常阿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